<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如字的成語 (762個)

    341

    巧偽不拙誠

    成語拼音:
    qiǎo wěi bù rú zhuō chéng
    成語解釋:
    奸巧的虛偽不笨拙的誠實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說苑·談叢》:“智而用私,不愚而用公,故曰:‘巧偽不拙誠。’”
    342

    泣血漣

    成語拼音:
    qì xuè lián rú
    成語解釋:
    :血淚不止。哭得流淚同流血。形容極度悲傷
    成語出處:
    《周易·屯》:“上六,乘馬班,泣血漣。”
    343

    求賢

    成語拼音:
    qiú xián rú kě
    成語解釋:
    慕求賢人,渴思飲。形容求賢心情十分迫切。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渴。”
    344

    泣下

    成語拼音:
    qǐ xià rú yǔ
    成語解釋:
    眼淚象雨一樣。形容傷心到極點。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復恩》:“鮑叔死,管仲舉上衽而哭之,泣下雨。”
    345

    巧言

    成語拼音:
    qiǎo yán rú huáng
    成語解釋:
    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巧言》:“巧言簧,顏之厚矣。”
    346

    氣涌

    成語拼音:
    qì yǒng rú shān
    成語解釋:
    形容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吳主傳》:“權大怒,欲自征淵”裴松之注引晉 虞溥《江表傳》:“朕年六十,世事難易,靡所不嘗,近為鼠子所前卻,令人氣涌山。”
    347

    其應

    成語拼音:
    qí yīng rú xiǎng
    成語解釋:
    謂反應迅捷,回聲之相應和。語本《莊子·天下》:“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
    成語出處:
    《子華子·晏子》:“以匙勘鑰也,以璽印涂也,必以其類,其應響。”
    348

    其驗

    成語拼音:
    qí yàn rú xiǎng
    成語解釋:
    驗:效果;響:回聲。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趙鹿泉前輩有一符,傳自明代。曰:‘高行真人精練剛氣之所化也。試之,其驗響。’”
    349

    千羊之皮,不一狐之腋

    成語拼音:
    qiān yáng zhī pí,bù rú yī hú zhī yè
    成語解釋:
    比喻眾愚不一賢。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大夫無罪,吾聞千羊之皮,不一狐之腋。諸大夫朝,徒聞唯唯,不聞周舍之諤諤,是以憂也。”
    350

    巧詐不拙誠

    成語拼音:
    qiǎo zhà bù rú zhuō chéng
    成語解釋:
    奸巧的虛偽不笨拙的誠實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林》:“故曰:巧詐不拙誠。樂羊以有功見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351

    氣壯

    成語拼音:
    qì zhuàng rú niú
    成語解釋:
    氣很盛;但使人覺得笨拙。
    成語出處:
    劉玉民《騷動之秋》第十章:“‘我園藝場是書記的十大臺柱子之一!’他會氣壯牛地告訴你。”
    352

    趨之

    成語拼音:
    qū zhī rú wù
    成語解釋:
    趨:快走;鶩:野鴨。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競相追逐某一事物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11卷:“畢尚書宏獎風流,一時學士文人趨之鶩。”
    353

    齊整

    成語拼音:
    qí zhěng rú yī
    成語解釋:
    非常整齊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鄭渾傳》:“入魏郡界,村落齊整一,民得財足用饒。”
    354

    不勝衣

    成語拼音:
    rú bù shèng yī
    成語解釋:
    勝:能承受,能承擔。身體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體瘦弱。也形容謙退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然。”
    355

    臂使指

    成語拼音:
    rú bì shǐ zhǐ
    成語解釋: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動得心應手。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令海內之勢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
    356

    椽大筆

    成語拼音:
    rú chuán dà bǐ
    成語解釋: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筆。比喻記錄大事的手筆;也比喻筆力雄健的文詞。
    成語出處:
    宋 邵雍《大字吟》:“詩成半醉正陶然,更用椽大筆抄。”
    357

    此而已

    成語拼音:
    rú cǐ ér yǐ
    成語解釋:
    就這樣罷了。而已:罷了。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此而已矣。”
    358

    成語拼音:
    rú chī rú dāi
    成語解釋:
    :好像。形容極其迷戀某事
    成語出處:
    劉蘭生《探索星空奧秘的年輕人》:“他總是站在高高的牛牯垛峰顛,呆地仰望著頭頂的星空。”
    359

    成語拼音:
    rú chī rú kuáng
    成語解釋:
    形容神態失常,不能自制。亦指為某人某事所傾倒。同“狂”。
    成語出處:
    《孽海花》第七回:“傾城士女狂,一條七里山塘,停滿了畫船歌舫,真個靚妝藻野,炫服縟川,好不熱鬧。”
    360

    成語拼音:
    rú chī rú mèng
    成語解釋:
    形容處于不清醒、迷糊狀態中。同“夢”。
    成語出處:
    明 李贄《焚書 答周二魯》:“遇真正儒者,夢,翻令見疑。”
    * 如的成語,帶如字的成語,包含如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