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大字的成語 (731個)

    621

    無萬

    成語拼音:
    wú wàn dà qiān
    成語解釋:
    不可以千萬計,極言數量之多。
    成語出處:
    清·翟灝《通俗編·數目》:“今俗有無萬千語。千本佛經三千千。”
    622

    為小失

    成語拼音:
    wèi xiǎo shī dà
    成語解釋:
    為了小利,造成巨損失。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你若不肯,他就告訴了老爺,找你點錯處,革掉了你,你能為小失嗎?”
    623

    汪洋

    成語拼音:
    wāng yáng dà hǎi
    成語解釋:
    廣闊無邊;水波連天的海。比喻事物的范圍廣闊;聲勢浩。汪洋:水勢深而廣闊。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轟天炮響,汪洋海起春雷;振地鑼鳴,兩仞山前丟霹靂。”
    624

    汪洋

    成語拼音:
    wāng yáng dà sì
    成語解釋:
    形容文章、言論書法等氣勢豪放,瀟灑自如。同“汪洋自肆”。
    成語出處:
    《新唐書 韓愈傳贊》:“當其所得,粹然一出于正,刊落陳言,橫騖別驅,汪洋肆,要之無抵捂圣人者。”
    625

    微言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à yì
    成語解釋:
    見“微言義”。
    成語出處:
    清·魏源《序》:“所以發明西漢《尚書》今、古文之微言誼,而辟東漢馬鄭古文之鑿空無師傳也。”
    626

    微言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à yì
    成語解釋:
    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義:本指經書的要義;后指深遠或深刻的意義。
    成語出處:
    清 黃宗羲《移史館論不宜立理學傳書》:“其微言義,茍非工積久,能見本體。”
    627

    微言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à zhǐ
    成語解釋:
    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辭。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資政夫禮部侍郎武進莊公神道碑銘》:“傳山右閻氏之緒學,求二帝三王之微言指,閔秦火之郁儼,悼孔澤之不完具。”
    628

    無遮

    成語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成語解釋:
    無遮:沒有遮攔,指不分貴賤、僧俗、智愚、善惡,平等看待。佛家語,原指布施僧俗的會。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稱。
    成語出處:
    《梁書·武帝本紀》:“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會。”
    629

    妄自尊

    成語拼音:
    wàng zì zūn dà
    成語解釋:
    過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妄:過分地;尊:高貴。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不如專意東方。”
    630

    小不忍則亂

    成語拼音:
    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成語解釋:
    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謀。”
    631

    心粗膽

    成語拼音:
    xīn cū dǎn dà
    成語解釋:
    心地粗疏,膽子很。形容野心勃勃,肆無忌憚。亦作“心粗膽壯”。
    成語出處:
    元·石德玉《秋胡戲妻》第四折:“這廝便倚強凌弱,心粗膽,怎敢來俺莊上。不由的忿氣夯胸膛。”
    632

    小懲

    成語拼音:
    xiǎo chéng dà jiè
    成語解釋:
    懲:懲罰;誡:警告,勸告。有小過失就懲戒,使受到教訓而不致犯錯誤。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誡,此小人之福也。”
    633

    小懲

    成語拼音:
    xiǎo chéng dà jiè
    成語解釋:
    懲:懲處。指稍加懲戒,使受到教訓而不致犯錯誤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11卷:“不過借此小懲戒,也叫你東家曉得點輕重,你們要告盡管去上告。”
    634

    雄才

    成語拼音:
    xióng cái dà lüè
    成語解釋:
    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謀略。才:才能;略:計謀。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武帝紀贊》:“如武帝之雄材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635

    雄材

    成語拼音:
    xióng cái dà lüè
    成語解釋:
    杰出的才能和偉的謀略。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贊》:“如武帝之雄材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636

    小癡

    成語拼音:
    xiǎo chī dà xiá
    成語解釋:
    黠:聰慧。指小事糊涂,事卻很精明
    成語出處:
    宋·陸游《出游》:“小癡黠君無笑,買斷秋光不用錢。”
    637

    小才

    成語拼音:
    xiǎo cái dà yòng
    成語解釋:
    才:人才;用:任用。以小才而任事。指才能和擔當的職務不相稱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詩:“小才難用,典校在秘書。”
    638

    不捐

    成語拼音:
    xì dà bù juān
    成語解釋:
    細:微,小;捐:舍棄。小的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貪多務得,細不捐。”
    639

    不逾

    成語拼音:
    xì dà bù yú
    成語解釋:
    逾:超過。小方面都不超過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周語下》:“物得其常樂極,極之所集曰聲,聲應相保曰和,細不逾曰平。”
    640

    小道

    成語拼音:
    xiǎo dào dà chéng
    成語解釋:
    小道:儒家稱禮樂外的學說或技藝。雖是小技藝,卻能取得成就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 大的成語,帶大字的成語,包含大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