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大字的成語 (731個)

    401

    宏才

    成語拼音:
    hóng cái dà lüè
    成語解釋:
    杰出的才能和謀略
    成語出處:
    宋 蘇洵《上皇帝書》:“若其宏才略,不樂于小官而無聞焉者,使兩制得以非常舉之。”
    402

    宏材

    成語拼音:
    hóng cái dà lüè
    成語解釋:
    見“宏才略”。
    成語出處:
    《老殘游記》第六回:“閣下如此宏材略,不出來做工點事情,實在可惜。”
    403

    不經

    成語拼音:
    hong da bu jing
    成語解釋:
    而不尋常。閎:宏。經:尋常。
    成語出處: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騶衍]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圣》之篇十馀萬言。其語閎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之,至于無垠。”
    404

    豁達

    成語拼音:
    huò dá dà dù
    成語解釋:
    豁達:開朗;度:氣量。形容人心的開闊;有度量;能容人。
    成語出處:
    晉 潘岳《西征賦》:“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度而已也。”
    405

    喜功

    成語拼音:
    hào dà xǐ gōng
    成語解釋:
    好:愛好;喜歡;功:功績;成就。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擴疆土;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進浮夸;圖貪功。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太宗紀贊》:“至其牽于多愛,復立浮圖,好喜功,勤兵于遠;此中材庸主之所常為。”
    406

    渙發

    成語拼音:
    huàn fā dà hào
    成語解釋:
    猶言渙汗號。
    成語出處:
    唐·陸贄《論裴延齡奸蠹書》:“罷息誅求,敦尚節儉,渙發號,與人更新。”
    407

    恢宏

    成語拼音:
    huī hóng dà dù
    成語解釋:
    恢:寬廣;。心胸開闊;氣量宏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放著這等一位恢宏度的何簫史,一位細膩風光的張桐卿,還怕幫助不了一個安龍媒。”
    408

    渙汗

    成語拼音:
    huàn hàn dà hào
    成語解釋:
    ①謂帝王號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復收。②謂帝王發布號令。
    成語出處:
    《易·渙》:“九五,渙汗其號。”孔穎達疏:“人遇險厄驚怖而勞,則汗從體出,故以汗喻險厄也。九五處尊履正,在號令之中,能行號令以散險厄者也。”
    409

    恢廓

    成語拼音:
    huī kuò dà dù
    成語解釋:
    恢廓:寬,開闊。心胸開闊,氣量宏,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
    成語出處:
    《后漢書·馬援傳》:“今見陛下,恢廓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410

    貨賂

    成語拼音:
    huò lù dà xíng
    成語解釋:
    同“賄賂公行”。
    成語出處:
    宋·劉攽、劉恕等《〈魏書〉目錄序》:“不貴禮義,故士無風節;貨賂行,故俗尚傾奪。”
    411

    歡眉

    成語拼音:
    huān méi dà yǎn
    成語解釋:
    歡:歡喜,快樂。眉開眼笑的樣子
    成語出處:
    谷峪《新事新辦》:“鳳蘭歡眉眼的坐在貴德的旁邊。”
    412

    恍然

    成語拼音:
    huǎng rán dà wù
    成語解釋:
    恍然:猛然醒悟的樣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覺悟過來。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五卷:“簡蒙指教,豁然悟。”
    413

    豁然

    成語拼音:
    huō rán dà wù
    成語解釋:
    形容徹底曉悟。
    成語出處:
    唐·慧能《壇經·宣詔品》:“簡蒙指教,豁然悟,禮辭歸闕,表奏師語。”
    414

    弘誓

    成語拼音:
    hóng shì dà yuàn
    成語解釋:
    弘:;誓:諾言。很的決心和愿望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2回:“我已發了弘誓愿,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
    415

    嚎啕

    成語拼音:
    háo táo dà kū
    成語解釋:
    聲哭叫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6回:“今日看他悲哀欲絕,心里更加不忍,竟嚎啕哭起來。”
    416

    號啕

    成語拼音:
    háo táo dà kū
    成語解釋:
    號啕:哭聲。放聲哭。
    成語出處:
    《周易 同人》:“同人先號咷而后笑。”
    417

    哄堂

    成語拼音:
    hōng táng dà xiào
    成語解釋:
    指滿屋子人一起笑起來。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歸田錄》第一卷:“馮徐舉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笑。”
    418

    烘堂

    成語拼音:
    hōng táng dà xiào
    成語解釋:
    唐代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之分,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謂之“雜端”;凡公堂會食,都不談笑,如雜端先笑,則三院之人隨之笑,謂之“烘堂”。見唐趙璘《因話錄·征》。后因以“烘堂笑”形容滿屋的人同時笑。
    成語出處:
    唐代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之分,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謂之“雜端”;凡公堂會食,都不談笑,如雜端先笑,則三院之人隨之笑,謂之“烘堂”。見唐趙璘《因話錄·征》。
    419

    轟堂

    成語拼音:
    hōng táng dà xiào
    成語解釋:
    形容滿屋子的人同時放聲笑。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婦丫頭們聽了,只管不敢笑,也由不得轟堂笑起來。”
    420

    滑天下之

    成語拼音:
    huá tiān xià zhī dà jī
    成語解釋:
    強調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帶諷刺意味)。
    成語出處:
    魯迅《花邊文學 小品文的生機》:“不但唱工,單是黑頭涎臉扮丑腳,丑腳挺胸學黑頭,戲場上只見白鼻子的和黑臉孔的丑腳多起來,也就滑天下之稽。”
    * 大的成語,帶大字的成語,包含大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