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多字的成語 (180個)

    161

    有你不,無你不少

    成語拼音:
    yǒu nǐ bù duō,wú nǐ bù shǎo
    成語解釋:
    指無關緊要的人,可有可無
    成語出處:
    162

    以能問于不能,以問于寡

    成語拼音:
    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yǐ duō wèn yú guǎ
    成語解釋:
    指有才干、學識豐富的人虛懷若谷敢于向沒才干、學識少的人請教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泰伯》:“以能問于不能,以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163

    貽誚

    成語拼音:
    yí qiào duō fāng
    成語解釋:
    貽:贈送;誚:責備,譏諷。在很方面給人以責備的機會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杜公謝官表》:“塵污近輔,貽誚方,績效不揚,譏議上徹。”
    164

    閱人

    成語拼音:
    yuè rén duō yǐ
    成語解釋:
    形容人閱歷,跟各種各樣的人打過交道,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好壞以至于他的前程。
    成語出處:
    《舊唐書·房玄齡傳》:“仆閱人矣,未見如此郎者,必成偉器。”
    165

    以少勝

    成語拼音:
    yǐ shǎo shèng duō
    成語解釋:
    用少數的力量戰勝數的力量;以弱小戰勝強大。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2回:“這回用兵,以少勝,極有布置。”
    166

    作惡

    成語拼音:
    zuò è duō duān
    成語解釋:
    惡: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端:項目;方面。形容做的壞事極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2回:“想當初作惡端,這三四日齋戒,那里就積得過來。”
    167

    政出

    成語拼音:
    zhèng chū duō mén
    成語解釋:
    政令出自許部門。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魯之有季孟,猶晉之有欒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謀曰:‘晉政門,不可從也。’”
    168

    不愁

    成語拼音:
    zhài duō bù chóu
    成語解釋:
    債欠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5回:“但管目前,隨他如何進行,總教借款有著,便好偷安旦夕,得過且過,債不愁。”
    169

    競少

    成語拼音:
    zhēng duō jìng shǎo
    成語解釋:
    為得到的少而爭吵。形容斤斤計較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開,還是二位伯伯總管在那里,扶持小兒女大了,但憑胡亂分些便罷,決不敢爭競少。”
    170

    論少

    成語拼音:
    zhēng duō lùn shǎo
    成語解釋:
    為得到的少而爭吵。形容斤斤計較。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開,還是二位伯伯總管在那里,扶持小兒女大了,但憑胡亂分些便罷,決不敢爭競少。”
    171

    舌長

    成語拼音:
    zuǐ duō shé cháng
    成語解釋:
    好閑談,好傳播流言蜚語
    成語出處:
    172

    直諒

    成語拼音:
    zhí liàng duō wén
    成語解釋:
    直:正直;諒:信實;聞:學識淵博。為人正直信實,學識廣博。
    成語出處:
    《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也。”
    173

    嘴里牙

    成語拼音:
    zuǐ lǐ yá duō
    成語解釋:
    謔語,指會說話
    成語出處:
    馬力《黑牡丹》:“算啦算啦!你嘴里牙,我說不過你。”
    174

    自求

    成語拼音:
    zì qiú duō fú
    成語解釋:
    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會得到更的幸福。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福。”
    175

    眾少成

    成語拼音:
    zhòng shǎo chéng duō
    成語解釋:
    猶積少成。指只要不斷積累,就會從少變
    成語出處:
    《漢書 董仲舒傳》:“眾少成,積小致鉅。”
    176

    粥少僧

    成語拼音:
    zhōu shǎo sēng duō
    成語解釋:
    比喻東西少而人,不夠分配。
    成語出處:
    鄒韜奮《學校與商場》:“小學教員比較是刻苦耐勞一點,可是各地因為粥少僧,常常為爭奪飯碗而鬧得烏煙瘴氣。”
    177

    知義

    成語拼音:
    zhī yì duō qíng
    成語解釋:
    義:情義。懂得情義,富于感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誰知愛勢貪財的父母,卻養了一個知義情的女兒,聞得退了前夫,另許李門,他使一條汗巾悄悄的尋了自盡。”
    178

    轉益

    成語拼音:
    zhuǎn yì duō shī
    成語解釋:
    廣泛學習前人經驗,不局限于一家,才能開闊眼界,大有裨益
    成語出處:
    唐·杜甫《戲為六絕句》詩:“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師是汝師。”
    179

    足智

    成語拼音:
    zú zhì duō móu
    成語解釋:
    足夠的才智;大量的計謀。形容善于動腦筋出主意。謀:計謀。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錦云堂暗定連環計》:“老夫遍觀朝中,足智謀,無如司徒者。”
    180

    自作

    成語拼音:
    zì zuò duō qíng
    成語解釋:
    自以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
    成語出處:
    沈從文《八駿圖》:“得到那個短信時,達士先生看了看,以為這一定又是一個什么自作情的女孩子寫來的。”
    * 多的成語,帶多字的成語,包含多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