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地字的成語 (569個)

    561

    自投于

    成語拼音:
    zì tóu yú dì
    成語解釋:
    投:拋擲。自己一下子仆伏在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陳寔傳》:“盜大驚,自投于,稽順歸罪。”
    562

    遮天壓

    成語拼音:
    zhē tiān yā dì
    成語解釋:
    形容數量多。形容來勢兇猛,彌漫充滿于天之間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只見前頭的全副執事擺開……車轎人馬,浩浩蕩蕩,一片錦繡香煙,遮天壓而來。”
    563

    知天知

    成語拼音:
    zhī tiān zhī dì
    成語解釋:
    指知天時,通曉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形》:“知知天,勝乃可全。”
    564

    置于死

    成語拼音:
    zhì yú sǐ dì
    成語解釋:
    置:安放;死:無處可走的方。把對方置于滅亡的境。比喻徹底擊敗對方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九篇》:“投之亡然后存,陷之死而后生。”
    565

    置之死

    成語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成語解釋:
    有意使人處于無法生存下去的境
    成語出處:
    《孫子·九》:“投之亡然后存,陷之死然后生。”
    566

    置之死而后快

    成語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kuài
    成語解釋:
    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腸狠毒。
    成語出處:
    宋 蘇舜欽《答韓持國書》:“被廢之后,喧然未已,更欲置之死而后快。”
    567

    置之死而后生

    成語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成語解釋:
    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后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九》:“投之亡然后存,陷之死然后生。”
    568

    置之死而后已

    成語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yǐ
    成語解釋:
    置:放置。一定要害人致死才算完事
    成語出處:
    《上饒集中營·集中營生活散記》:“天哪!人快要死了,還時時提防他會開小差,難道真要‘置之死而后已’嗎?”
    569

    置錐之

    成語拼音:
    zh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置:放。錐:錐子。插錐子的方。形容極小的方。亦作“立錐之”。
    成語出處:
    《莊子·盜跖》:“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
    * 地的成語,帶地字的成語,包含地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