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在字的成語 (212個)

    161

    有言

    成語拼音:
    yǒu yán zài qián
    成語解釋:
    已以有話說前頭。指事先打了招呼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只是有言前,一字也不敢開口。”
    162

    遙遙

    成語拼音:
    yáo yáo zài wàng
    成語解釋:
    望:望中;可看見。遠遠地可以看到。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鴝鵒之巢,遠哉遙遙。”
    163

    有言

    成語拼音:
    yǒu yán zài xiān
    成語解釋:
    把話說前頭。指事前打過招呼。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淑兒巧脫楊生》:“他有言先,你今日不須驚怕。”
    164

    有約

    成語拼音:
    yǒu yuē zài xiān
    成語解釋: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先,況兼孩兒又執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
    165

    悠游自

    成語拼音:
    yōu yóu zì zài
    成語解釋:
    見“悠游自得”。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致唐訶》:“我大約并沒有先生們所豫想的悠游自,所以復信的遲延,是往往不免的。”
    166

    優游自

    成語拼音:
    yōu yóu zì zài
    成語解釋:
    悠閑舒適。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太平無事,尚可優游自,一旦有警,早已嚇得意亂心慌,等到上頭派了下來,更把他急的走頭無路。”
    167

    筆前

    成語拼音:
    yì zài bǐ qián
    成語解釋:
    亦作“意筆先”。①謂寫字構思落筆以前。②作詩文先作思想上的醞釀,然后著筆。
    成語出處:
    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后》:“夫欲書者,先干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筆前,然后作字。”
    168

    筆先

    成語拼音:
    yì zài bǐ xiān
    成語解釋:
    指構思成熟;然后下筆。
    成語出處:
    晉 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后》:“意筆前,然后作序。”
    169

    有志不年高

    成語拼音:
    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
    成語解釋: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志不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23回:“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志不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170

    千里,近目前

    成語拼音:
    yuǎn zài qiān lǐ,jìn zài mù qián
    成語解釋:
    認為遠的話就遠千里,認為近的話就近眼前。指對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觀認識而轉移。也指要尋找的事物就眼前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0回:“素臣喜道:‘廳上所貼的對聯,有劉夏文臣四字,不知所謂,畢竟指著何人。’玉麟笑道:‘遠千里,近目前。’”
    171

    一朝權手,便把令來行

    成語拼音: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成語解釋: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成語出處: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172

    天邊,近眼前

    成語拼音:
    yuǎn zài tiān biān,jìn zài yǎn qián
    成語解釋:
    形容尋找的人或物就面前。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九回:“原來遠天邊,近眼前!無論如何,你總要代我拉了來的。”
    173

    言外

    成語拼音:
    yì zài yán wài
    成語解釋:
    其意言語、文辭之外。指語意含蓄;讓人自己體會其真正用意。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溫公續詩話》:“古人為詩,貴于意言外,使人思而得上。”
    174

    此存照

    成語拼音:
    zài cǐ cún zhào
    成語解釋: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2回:“執憑公文,此存照。”
    175

    智藏瘝

    成語拼音:
    zhì cáng guān zài
    成語解釋:
    指賢人隱遁,病民之臣位。
    成語出處:
    《書 召誥》:“厥終智藏瘝。”周秉鈞易解:“紂政不善,賢者藏匿,病民者位。”
    176

    此一舉

    成語拼音:
    zài cǐ yī jǔ
    成語解釋:
    于,決定于;舉:舉動,行動。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國家安危,此一舉。”
    177

    陳之厄

    成語拼音:
    zài chén zhī è
    成語解釋:
    《論語·衛靈公》:“(孔子)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后因以“陳之厄”指饑貧等困境。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孔子)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78

    谷滿谷

    成語拼音:
    zài gǔ mǎn gǔ
    成語解釋:
    《莊子·天運》:“吾又奏之以陰陽之和,燭之以日月之明;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谷滿谷,坑滿坑。”此謂奏樂時聲音遍及各處,形容道的無所不。后以“谷滿谷”形容人物眾多。
    成語出處:
    《莊子·天運》:“吾又奏之以陰陽之和,燭之以日月之明;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谷滿谷,坑滿坑。”
    179

    官言官

    成語拼音:
    zài guān yán guān
    成語解釋:
    指處什么樣的地位就說什么樣的話。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下》:“君命,大夫與士肄,官言官,府言府,庫言庫,朝言朝。”
    180

    官言官,府言府

    成語拼音:
    zài guān yán guān,zài fǔ yán fǔ
    成語解釋:
    官:古代保存檔案文件的機構;府:古代保存財貨的機構。指處什么樣的地位就說什么樣的話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下》:“君命,大夫與士肄,官言官,府言府,庫言庫,朝言朝。”
    * 在的成語,帶在字的成語,包含在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