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在字的成語 (212個)

    141

    逍遙自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zì zài
    成語解釋:
    逍遙:悠閑自得的樣子;自:自由;舒適。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遠眺》:“飛鳥滅時宜極目,遠風來處好開襟,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自心。”
    142

    消遙自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zì zài
    成語解釋:
    指逍遙自得。
    成語出處:
    明謝讜《四喜記 親憶瓊英》:“你看那人踏雪尋梅,那人寒江獨釣,何等消遙自。”
    143

    項莊舞劍,意沛公

    成語拼音: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成語解釋:
    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沛公也。”
    144

    項莊舞劍,志沛公

    成語拼音: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沛公”。
    成語出處:
    清 黃小配《大馬扁》第四回:“康有為之意,志成名(余成名),如項莊舞劍,志沛公,今見成名動也不動,已自愧悔。”
    145

    魏闕

    成語拼音:
    xīn zài wèi què
    成語解釋:
    《莊子·讓王》:“身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謂臣民心朝廷,關心國事。魏闕,古代天子和諸侯宮外的樓觀,其下懸布法令,因以代稱朝廷。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身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146

    項莊之劍,志沛公

    成語拼音: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沛公”。
    成語出處: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蓋項莊之劍,志沛公,青島之用兵,不報德之前仇,非履英之盟約,殆欲借端以樹兵威于我大陸,作強暴要索之先聲耳。”
    147

    賢者位,能者

    成語拼音:
    xián zhě zài wèi,néng zhě zài zhí
    成語解釋:
    有賢德的人居于掌權的地位,有才能的人擔當合適的職務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上》:“賢者位,能者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
    148

    養兵千日,用一時

    成語拼音: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成語解釋:
    養兵:指供養訓練士兵;千日:指長時間。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用兵打仗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0回:“朝廷養兵千日,用一時,汝安敢出怨言,以慢軍心!”
    149

    養兵千日,用一朝

    成語拼音: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成語解釋:
    指長期供養、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同“養軍千日,用一朝”。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一回:“盧俊義聽了大怒道:‘養兵千日,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許多推故。’”
    150

    養軍千日,用一時

    成語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成語解釋:
    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成語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師》:“嘗言‘養軍千日,用軍一時’。俺們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獸了。”
    151

    養軍千日,用一朝

    成語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成語解釋:
    指長期供養、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
    成語出處:
    《秦并六國平話》卷上:“王賁啟奏曰:‘告陛下,養軍千日,用一朝。’”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主公,可不道,養軍千日,用一朝。為臣子要盡忠報國也呵!”
    152

    羊毛出羊身上

    成語拼音:
    yáng máo chū zài yáng shēn shàng
    成語解釋:
    比喻表面上給了人家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人家付出的代價里。
    成語出處:
    明 唐順之《公移 牌》:“稍稍借貸度日,有收之年送還田主。諺所謂‘羊毛出羊身上’。”
    153

    一年之計于春

    成語拼音:
    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成語解釋:
    一年(或一天)開始時多做并做好工作,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礎。
    成語出處:
    南朝梁 蕭統《纂要》:“一年之計于春,一日之計于晨。”
    154

    音容如

    成語拼音:
    yīn róng rú zài
    成語解釋: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
    成語出處:
    《何典》第八回:“真堪愛,如花似玉風流態。風流態,眠思夢想,音容如。”
    155

    音容宛

    成語拼音:
    yīn róng wǎn zài
    成語解釋:
    仿佛還聽到他的聲音,還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對死者的想念。
    成語出處:
    唐 李翱《祭吏部韓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攪腸,音然宛,曷日而忘?”
    156

    一物不成,兩物見

    成語拼音:
    yī wù bù chéng,liǎng wù xiàn zài
    成語解釋:
    見:通“現”。指一件買賣不成功,但雙方錢物仍,沒有損失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2回:“和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見,沒來由殺你做甚么!”
    157

    悠閑自

    成語拼音:
    yōu xián zì zài
    成語解釋:
    :無拘無束。形容神態從容,無拘無束。
    成語出處:
    清·張貴勝《遺愁集·忠義》卷四:“此之謂從容就義也,死是何等事,乃能夫婦同心,又做得如此悠閑自。”
    158

    言猶

    成語拼音:
    yán yóu zài ěr
    成語解釋:
    話音還耳邊回響。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七年》:“今君雖終,言猶耳。”
    159

    盈盈

    成語拼音:
    yíng yíng zài mù
    成語解釋:
    盈盈:美好的樣子。指美好的形象猶眼前
    成語出處:
    清·俞樾《楚士呂鳳梧》:“于舟中見一女子,美而艷,來橈去楫,一瞬即過,然思之盈盈目也。”
    160

    運用之妙,于一心

    成語拼音:
    yùn yòng zhī miào,zài yú yī xīn
    成語解釋:
    妙:巧妙;心:思考,靈活。指兵法運用得巧妙靈活,全于善于思考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湯鎮臺道:且不要管他,‘運用之妙,于一心’。”
    * 在的成語,帶在字的成語,包含在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