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后字的成語 (269個)

    241

    揚名

    成語拼音:
    yáng míng hòu shì
    成語解釋:
    名聲傳揚到
    成語出處:
    《孝經·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名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242

    愚昧落

    成語拼音:
    yú mèi luò hòu
    成語解釋:
    愚蠢而不明事理,跟不上形勢等
    成語出處: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的中國,變成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
    243

    意前筆

    成語拼音:
    yì qián bǐ hòu
    成語解釋:
    謂先構思成熟,然下筆,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現。
    成語出處:
    晉·衛鑠《筆陣圖》:“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手不齊,意筆前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者勝。”
    244

    陰山背

    成語拼音:
    yīn shān bèi hòu
    成語解釋:
    ①迷信者稱陰間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成語出處:
    245

    有所不為,而可以有為

    成語拼音:
    yǒu suǒ bù wéi,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
    成語解釋:
    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棄掉,然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為。指要獲得成功,必須有所舍棄,有所選擇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人有不為也,而可以有為。”
    246

    以為

    成語拼音:
    yǐ wéi hòu tú
    成語解釋:
    為以作打算。
    成語出處:
    《左傳·桓公六年》:“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為圖,少師得其君。’”
    247

    誘掖

    成語拼音:
    yòu yè hòu jìn
    成語解釋:
    誘掖:誘導扶持。引導幫助輩上進。
    成語出處:
    《元史·張翥傳》:“翥勤于誘掖進,絕去崖岸,不徒以師道自尊,用是以學者樂親炙之。”
    248

    沾溉

    成語拼音:
    zhān gài hòu rén
    成語解釋:
    沾溉:沾潤灌溉,引申為使人受益。使來人得到好處
    成語出處:
    《新唐書·杜甫傳贊》:“他人不足,甫乃厭余,殘膏剩馥,沾丐人多矣。”
    249

    自甘落

    成語拼音:
    zì gān luò hòu
    成語解釋:
    甘:情愿,樂意。指自己不求上進
    成語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帝國主義者的兇狠殘惡,泯滅天良是一回事,但我們固步自封,自甘落,不能日新又新的往前進取,求發展,也是不能否認的。”
    250

    瞻顧前

    成語拼音:
    zhān gù qián hòu
    成語解釋:
    瞻:向前望;顧:回頭看。兼顧前。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
    成語出處: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故其平生,如狂濤,如厲風,舉一切偽飾陋習,悉與蕩滌,瞻顧前,素所不知。”
    251

    祝哽在前,祝噎在

    成語拼音:
    zhù gěng zài qián,zhù yē zài hòu
    成語解釋:
    祝:祝禱;哽、噎:食物塞住喉嚨。古代帝王接養三老、五更,以示仁惠。當三老、五更進餐時,派人在前祝禱他們不要哽噎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山傳》:“然而養三老于太學,親執醬而傀,執爵而酳,祝噎在前,祝鯁在,公卿奉杖,大夫進履,舉賢以自輔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諫。”
    252

    跋前

    成語拼音:
    zhì hòu bá qián
    成語解釋:
    疐:同“躓”,顛躓;跋:踏,踩。比喻進退兩難
    成語出處:
    梁啟超《中國國債史》:“兩造交哄,勢極洶洶,我政府疐跋前,莫知所適。”
    253

    成語拼音:
    zǒu hòu mén
    成語解釋:
    比喻通過托情或利用職權等不正當的途徑謀取通融或利益
    成語出處:
    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違反黨的原則,鬧派性,搞特殊化,走門,鋪張浪費,損公肥私。”
    254

    自今而

    成語拼音:
    zì jīn ér hòu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255

    自今已

    成語拼音:
    zì jīn yǐ hòu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256

    瞻前顧

    成語拼音:
    zhān qián gù hòu
    成語解釋:
    瞻:向前望;顧:回頭看。原形容做事謹慎;考慮周密。現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瞻前而顧兮,相觀民之計極。”
    257

    瞻前忽

    成語拼音:
    zhān qián hū hòu
    成語解釋:
    瞻:視,望。形容難以捉摸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
    258

    爭前恐

    成語拼音:
    zhēng qián kǒng hòu
    成語解釋:
    見“爭先恐”。
    成語出處:
    蔡東藩《南北史演義》第五十五回:“歡乃麾兵直進,大眾爭前恐,一涌而上,無復行列。”
    259

    瞻前慮

    成語拼音:
    zhān qián lǜ hòu
    成語解釋:
    瞻:向前望。兼顧前。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7回:“只顧得眼前一點,不曉得瞻前慮。”
    260

    瞻前思

    成語拼音:
    zhān qián sī hòu
    成語解釋:
    思前想,反復思考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玉嬌梨》第14回:“又緣道途修阻,不能趨侍膝前,仰承教訓,遂致孤身流落,有墮家聲。瞻前思,慚愧何堪!”
    * 后的成語,帶后字的成語,包含后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