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發字的成語 (322個)

    101

    蒙振聵

    成語拼音:
    fā méng zhèn kuì
    成語解釋:
    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先生,你這一番議論,真可謂之~。”
    102

    蒙振落

    成語拼音:
    fā méng zhèn luò
    成語解釋:
    蒙:遮蓋,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搖動。把蒙在物體上的東西揭掉,把將要落的樹葉摘下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汲鄭列傳》:“好直諫,守節死義,難惑以非。至如說丞相弘,如蒙振落耳。”
    103

    怒沖冠

    成語拼音:
    fā nù chōng guàn
    成語解釋:
    同“上沖冠”。
    成語出處:
    《燕丹子》下卷:“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擊筑,宗意和之。如壯聲則怒沖冠,為哀聲則士皆流涕。”
    104

    潛闡幽

    成語拼音:
    fā qián chǎn yōu
    成語解釋:
    潛:潛伏;幽:隱藏。闡沉漸深奧的事理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庸庵筆記·述異·桃花夫人示夢》:“此翰苑筆也,聊贈一枝,以報潛闡幽之厚意。”
    105

    人深思

    成語拼音:
    fā rén shēn sī
    成語解釋: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成語出處:
    京夫《手杖》:“雖平平淡淡,卻頗人深思,讓人牽腸動情。”
    106

    人深省

    成語拼音:
    fā rén shēn xǐng
    成語解釋:
    :啟;省:醒悟。啟人們深思而有所醒悟。
    成語出處:
    唐 杜甫《游龍門奉先寺》詩:“欲覺聞晨鐘,令人深省。”
    107

    軔之始

    成語拼音:
    fā rèn zhī shǐ
    成語解釋:
    軔:撤蕩撐住車輪的木頭,啟動車輛啟程。比喻事情的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28回:“以李彥青一生事業而論,此時還不過軔之始。”
    108

    榮滋長

    成語拼音:
    fā róng zī zhǎng
    成語解釋:
    榮:草類開花或谷類結穗;滋長:生長。指草木繁茂生長。比喻茁壯成長
    成語出處:
    明·高攀龍《講義·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四者之入于心,如木之于地,根深柢固,故能榮滋長,暢茂榮達而生色也。”
    109

    上沖冠

    成語拼音: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成語解釋:
    猶言上指冠。語本《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上沖冠。”
    成語出處:
    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上沖冠。”
    110

    誓賭咒

    成語拼音:
    fā shì dǔ zhòu
    成語解釋:
    咒:誓言。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或對某事提出保證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先是我誓賭咒砸這勞什子,你都沒勸過,說我瘋的?剛剛的這幾日才好了,你又來慪我。”
    111

    上指冠

    成語拼音:
    fā shàng zhǐ guàn
    成語解釋:
    豎起貌。形容極度憤怒。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盜跖聞之,目如明星,上指冠。”
    112

    禿齒豁

    成語拼音:
    fà tū chǐ huò
    成語解釋:
    脫光,牙齒豁落。形容人已衰老。
    成語出處: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私自憐悼,悔其初心,禿齒豁,不見知己。”
    113

    擿奸伏

    成語拼音:
    fā tì jiān fú
    成語解釋:
    :揭。揭隱秘的壞人壞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法雄傳》:“善政事,好擿奸伏,盜賊稀,吏人畏愛之。”
    114

    棠之請

    成語拼音:
    fā táng zhī qǐng
    成語解釋:
    放;棠:齊國地名,積谷之處;請:請求。原指孟軻勸請齊王放棠邑糧食賑濟饑民。后指請示賑濟。
    成語出處:
    《孟子·盡心下》:“齊饑,陳瑧曰:‘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為棠。’”
    115

    威動怒

    成語拼音:
    fā wēi dòng nù
    成語解釋:
    威:威力,威風。威風,動怒氣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5回:“你們太鬧的不像了,她是個姑娘家,不肯威動怒。”
    116

    屋求貍

    成語拼音:
    fā wū qiú lí
    成語解釋: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貍貓。比喻因小失大。
    成語出處:
    《淮南子 說山訓》:“壞塘以取龜,屋而求貍,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齲,桀跖之徒,君子不與。”
    117

    憲布令

    成語拼音:
    fā xiàn bù lìng
    成語解釋:
    號施令。
    成語出處:
    《墨子 尚同下》:“試用家君憲布令其家。”
    118

    硎新試

    成語拼音:
    fā xíng xīn shì
    成語解釋:
    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樣鋒利。比喻剛參加工作就顯露出出色的才干。
    成語出處:
    《莊子·養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于硎。”
    119

    踴沖冠

    成語拼音:
    fā yǒng chōng guàn
    成語解釋:
    同“上沖冠”。
    成語出處:
    宋·徐爰《旄頭說》:“臣謂壯士之怒,踴沖冠,義取於此。”
    120

    揚踔厲

    成語拼音:
    fā yáng chuō lì
    成語解釋:
    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揚,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奮,意氣昂揚。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揚蹈厲,大(太)公之志也。”
    * 發的成語,帶發字的成語,包含發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