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發字的成語 (322個)

    61

    凡起例

    成語拼音:
    fā fán qǐ lì
    成語解釋:
    凡:提示全書的通例。指說明全書要旨,擬定編寫體例。
    成語出處:
    晉·杜預《春秋左傳序》:“其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
    62

    泉涌

    成語拼音:
    fēng fā quán yǒng
    成語解釋:
    :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風刮起,噴泉涌現。比喻多種力量或事物并展迅速,聲勢大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8回:“兩樣功夫互乘,屬題構思,竟成了風泉涌。”
    63

    奮圖強

    成語拼音:
    fā fèn tú qiáng
    成語解釋:
    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59.9.3:“奮圖強、自力更生,對于落后隊貧困落后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64

    憤圖強

    成語拼音:
    fā fèn tú qiáng
    成語解釋:
    憤:決心努力;圖:謀求。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
    成語出處:
    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徹底革命。”
    65

    圖強

    成語拼音:
    fèn fā tú qiáng
    成語解釋:
    :精神振作;情緒飽滿;圖:謀求。振作精神;謀求強盛。
    成語出處: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圖強,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66

    憤忘餐

    成語拼音:
    fā fèn wàng cān
    成語解釋:
    憤:下決心,立志;餐:吃飯。憤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成語出處:
    《魏書·高允傳》:“拔萃衡門,俱漸鴻翼,憤忘餐,豈要斗食。”
    67

    憤忘食

    成語拼音:
    fā fèn wàng shí
    成語解釋: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68

    奮為雄

    成語拼音:
    fā fèn wéi xióng
    成語解釋:
    奮:振作興起。決心奮斗使自己成為杰出人才
    成語出處: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雖處布衣而以天下為己任,此其人必能奮為雄,卓異自立。”
    69

    向上

    成語拼音:
    fèn fā xiàng shàng
    成語解釋:
    精神振作,情緒高昂
    成語出處: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在各條戰線上形成你追我趕、爭當先進、奮向上的風氣。”
    70

    韻流

    成語拼音:
    fēng fā yùn liú
    成語解釋:
    指文章筆鋒犀利,情韻欲流。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安仁輕敏,故鋒而韻流。”
    71

    凡言例

    成語拼音:
    fā fán yán lì
    成語解釋:
    凡:揭示全書的通例。分類舉例以說明書的體例
    成語出處:
    晉·杜預《序》:“其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
    72

    有為

    成語拼音:
    fèn fā yǒu wéi
    成語解釋:
    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成語出處:
    《元史 陳祖仁傳》:“孰不欲奮有為,成不世之功。”
    73

    有為

    成語拼音:
    fèn fā yǒu wéi
    成語解釋:
    :振作,興起。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成語出處:
    艾蕪《云南在我的心地上播下了美好的種子》:“它教人關心國家和世界的大事;鼓舞年青人憤有為,產生遠大的志向。”
    74

    奮有為

    成語拼音:
    fā fèn yǒu wéi
    成語解釋:
    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也可以借此報效朝廷,正是男子漢奮有為之時。”
    75

    憤展布

    成語拼音:
    fā fèn zhǎn bù
    成語解釋:
    憤:下決心,立志;展:伸展;布:展開;展布:施展才能、抱負。奮振作,施展才能
    成語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戍部第一章:“則一現女身,縱天地予以奇才,無復有憤展布之日,僅為一家一姓育子女。”
    76

    憤自厲

    成語拼音:
    fā fèn zì lì
    成語解釋:
    憤:下決心,立志;厲:磨礪。立志磨煉自己
    成語出處:
    章炳麟《與劉揆一書》:“夫處陰極玄黃之世,材者宜憤自厲,復我種族。”
    77

    憤自雄

    成語拼音:
    fā fèn zì xióng
    成語解釋:
    決心奮斗使自己成為杰出人才
    成語出處:
    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第五書》:“愿吾弟憤自雄,勿蹈乃兄故轍也。”
    78

    瞽振聾

    成語拼音:
    fā gǔ zhèn lóng
    成語解釋:
    :開啟;瞽:盲人;振:振動;聾:耳聾。使盲人也能看見,使聾人也聽得見。比喻言論文章使人清醒感奮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七》:“當時之是,雖有淹病滯疾,猶將伸佉起蹙,瞽振聾而觀望之也。”
    79

    號布令

    成語拼音:
    fā hào bù lìng
    成語解釋:
    布;號:號令;布:布;令:命令。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成語出處:
    戰國·衛·吳起《吳子·勵士》:“夫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
    80

    號出令

    成語拼音:
    fā hào chū lìng
    成語解釋:
    布;號:號令;令:命令。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經解》:“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
    * 發的成語,帶發字的成語,包含發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