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刀字的成語 (132個)

    41

    山血海

    成語拼音:
    dāo shān xuè hǎi
    成語解釋:
    比喻極其危險和艱難的地方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7卷:“有等惡人,受罪如山血海,拔舌油鍋……諸般罪孽。”
    42

    頭劍首

    成語拼音:
    dāo tóu jiàn shǒu
    成語解釋:
    極喻危險的境遇。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苕上吳子德輿作丁丑紀聞詩六首蓋悲余之逮系而喜其獄之漸解也感而和之》之五:“頭劍首度冬春,欲殺何當有百身。”
    43

    頭舔蜜

    成語拼音:
    dāo tóu tiǎn mì
    成語解釋:
    舔:用舌頭接觸東西或取東西。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貪財好色,不顧性命。
    成語出處:
    《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財色之于人,譬如小兒貪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44

    頭燕尾

    成語拼音:
    dāo tóu yàn wěi
    成語解釋:
    喻筆鋒勁利。
    成語出處: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工畫佛道,兼精番馬,筆鋒勁利,名頭燕尾。”
    45

    下留人

    成語拼音:
    dāo xià liú rén
    成語解釋:
    為了營救即將被斬首的人而向主持或執行斬首的人發出的留人一命的緊急呼吁。
    成語出處:
    元 李文蔚《燕青捕魚》:“下留人!哥哥息怒。”
    46

    俎余生

    成語拼音:
    dāo zǔ yú shēng
    成語解釋:
    猶虎口余生。
    成語出處:
    清 昭槤《嘯亭雜記錄 記辛亥敗兵事》:“余俎余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馬革裹尸幸矣!”
    47

    子嘴豆腐心

    成語拼音:
    dāo zǐ zuǐ dòu fǔ xīn
    成語解釋:
    形容人說話尖刻,但心腸很軟弱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39章:“焦二菊是個子嘴、豆腐心,硬的不怕,軟的受不了。”
    48

    二把

    成語拼音:
    èr bǎ dāo
    成語解釋:
    稱對某項工作知識不足、技術不高的人。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我只會搭棚這點手藝,我的拳腳不過是二把。”
    49

    掛劍

    成語拼音:
    fēng dāo guà jiàn
    成語解釋:
    比喻運動員結束競技生涯,不再參加正式比賽。
    成語出處:
    《羊城晚報》1984.8.25:“中國女排完成‘三連冠’偉業之后,隊伍將作小的調整。據悉二十七歲的老大姐周曉蘭和隊長張蓉芳將要封掛劍。”
    50

    霜劍

    成語拼音:
    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成語解釋:
    冷風似寒霜如劍。形容氣候寒冷惡劣。也比喻周圍人際環境惡劣嚴酷。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51

    放下屠

    成語拼音:
    fàng xià tú dāo
    成語解釋:
    放:安放,擱置;屠:宰殺牲畜的。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比喻作惡的人決心改過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30卷:“只不遷不貳,是甚力量,便見工夫,佛家所謂放下屠,立地成佛。”
    52

    放下屠,立便成佛

    成語拼音:
    fàng xià tú dāo,lì biàn chéng fó
    成語解釋:
    放:安放,擱置;屠:宰殺牲畜的。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比喻作惡的人決心改過,就能變成好人
    成語出處: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兒在涅槃會上,放下屠,立便成佛。”
    53

    放下屠,立地成佛

    成語拼音: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成語解釋: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0卷:“只不遷不貳,是甚力量,便見工夫,佛家所謂放下屠,立地成佛。”
    54

    屠者

    成語拼音:
    gǔ dāo tú zhě
    成語解釋:
    :動。宰殺牲畜的屠夫。指社會地位低下的人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離騷》:“呂望之鼓兮,遭周文而得舉。”
    55

    割雞焉用牛

    成語拼音: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成語解釋:
    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比喻辦小事情用不著花大氣力。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
    56

    弓弩上弦,劍出鞘

    成語拼音:
    gōng nǔ shàng xián,dāo jiàn chū qiào
    成語解釋:
    弦:弓上的牛筋繩子;鞘:裝劍的套子。弓張上弦,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戰斗準備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單會》第三折:“不許交頭接耳,不許語笑喧嘩,弓弩上弦,劍出鞘。”
    57

    弓上弦,出鞘

    成語拼音:
    gōng shàng xián,dāo chū qiào
    成語解釋:
    弦:弓上的牛筋繩子;鞘:裝劍的套子。弓張上弦,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戰斗準備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1回:“一個個弓上弦,出鞘,支更坐夜。”
    58

    弓折

    成語拼音:
    gōng zhé dāo jìn
    成語解釋:
    比喻戰斗力沒有了,無法可想。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今日擬打羅山寨,弓折盡。”
    59

    揭斧

    成語拼音:
    héng dāo jiē fǔ
    成語解釋:
    執斧。
    成語出處: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二章第八節:“據說,茶販的隊伍往往是一個人擔茶葉,兩個人保衛,‘橫揭斧,叫呼踴躍’。”
    60

    躍馬

    成語拼音:
    héng dāo yuè mǎ
    成語解釋:
    猶言橫戈躍馬。
    成語出處: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四十八回:“上元帥白從輝橫躍馬,望南陣沖來。樊愛能、何徽抵敵不住,棄戰回馬而走。”
    * 刀的成語,帶刀字的成語,包含刀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