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出字的成語 (415個)

    161

    于無奈

    成語拼音:
    chū yú wú nài
    成語解釋:
    指實在沒有辦法而不得不這樣。無奈:無可奈何。
    成語出處:
    《隋史遺文》四回:“本待砍你狗頭,憐你也是貧民,于無奈,饒你去罷!”
    162

    言無狀

    成語拼音:
    chū yán wú zhuàng
    成語解釋:
    說話放肆,沒有禮貌。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沒好氣,他卻自以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言無狀起來。”
    163

    洋相

    成語拼音:
    chū yáng xiàng
    成語解釋:
    令人作笑的丑相,略帶幽默的失態
    成語出處: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22章:“只要有好處,我給咱洋相。”
    164

    于意表

    成語拼音:
    chū yú yì biǎo
    成語解釋:
    乎人的意料之外。
    成語出處:
    唐·張讀《宣室志》卷四:“一夕,風月晴瑩,有扣門者,視之,見一丈夫,衣冠甚偉,儀狀秀逸。喬延入與坐,談議朗暢,于意表。喬重之,以為人無及者。”
    165

    于意外

    成語拼音:
    chū yú yì wai
    成語解釋:
    見“于意表”。
    成語出處:
    《黃繡球》第四回:“自想這件事真于意外,必須自家投到,中訴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誣辱。”
    166

    言有章

    成語拼音:
    chū yán yǒu zhāng
    成語解釋:
    說話有條理。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言有章。行歸于周,萬民所望。”
    167

    眾超群

    成語拼音:
    chū zhòng chāo qún
    成語解釋:
    超群:超眾人之上。勝過眾人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6回:“右手那個對立的壯士,打扮得眾超群,人中罕有。”
    168

    自意外

    成語拼音:
    chū zì yì wai
    成語解釋:
    于意料之外。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丘之小不能一畝……余憐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自意外。”
    169

    當場

    成語拼音:
    dāng chǎng chū chǒu
    成語解釋:
    在大庭廣眾露丑相,丟臉
    成語出處:
    明 徐霖《繡襦記 教唱蓮花》:“自古道寧分數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當場丑。”
    170

    當場

    成語拼音:
    dāng chǎng chū cǎi
    成語解釋:
    舊戲表演殺傷時,用紅色水涂沫,裝做流血的樣子,叫做彩。比喻當著眾人的面敗露秘密或顯丑態。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0卷:“吾夫婦日下當受此杖,不如私下請牌頭來,完了這業績,省得當場彩。”
    171

    吊入

    成語拼音:
    dǎ chū diào rù
    成語解釋:
    形容惡狠狠地走走進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0卷:“周三那廝,打吊入,公然干顙。”
    172

    風頭

    成語拼音:
    dà chū fēng tóu
    成語解釋:
    指成為輿論注意的中心,頭露面,顯示個人的表現
    成語出處:
    林語堂《談中西文化》:“記得民國二十四年,中國戲劇詩文在外國大風頭。”
    173

    己見

    成語拼音:
    dú chū jǐ jiàn
    成語解釋:
    見:見解、主張。與別人不同地提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續小五義》第一回:“且說黑妖狐智化與小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議,獨己見,要去王府盜取盟單。”
    174

    王牌

    成語拼音:
    dǎ chū wáng pái
    成語解釋:
    使殺手锏去制約別人
    成語出處:
    莫應豐《將軍吟》第31章:“他不理江醉章的混話,決心打自己的王牌,壓一壓對手的邪氣。”
    175

    心裁

    成語拼音:
    dú chū xīn cái
    成語解釋:
    心裁:心中的構思、設計。原指詩文的構思、安排獨特新穎。現在泛指獨自想與眾不同的辦法來。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王弼注釋《周易》,撇了象占舊解,獨心裁,暢言義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
    176

    新裁

    成語拼音:
    dú chū xīn cái
    成語解釋:
    猶獨心裁。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十二:“松江提督張云翼以公侯世職,而《嚴灘》一首,獨新裁。”
    177

    一時

    成語拼音:
    dú chū yī shí
    成語解釋:
    超群眾,一代無二
    成語出處:
    178

    大打

    成語拼音:
    dà dǎ chū shǒu
    成語解釋:
    “大打手”原是戲劇表演的術語;指以一個主要人物為中心;同時與幾個人對打;互相投擲、接踢武器的武打場面。現多形容野蠻地逞兇打人或互相爭斗毆打(大:表示程度、規模之甚)。
    成語出處:
    許滌新《周總理戰斗在重慶》:“國民黨反動派發現了這一情況,氣急敗壞地大打手,警察、憲兵、便衣、特務,紛紛動。”
    179

    當行

    成語拼音:
    dāng háng chū sè
    成語解釋:
    指做本行本業的事,成績特別顯著。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師老爺吃上這袋煙,越發談得高興了,道是今年的會墨,那篇逼真大家,那篇當行色。”
    180

    奪眶而

    成語拼音:
    duó kuàng ér chū
    成語解釋:
    眶:眼的四周。指眼淚無法控制地從眼里流。形容心情非常激動或悲痛。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六:“兩粒大淚珠終于奪眶而,掉在他的手上。”
    * 出的成語,帶出字的成語,包含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