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出字的成語 (415個)

    341

    殺身

    成語拼音:
    shā shēn chū shēng
    成語解釋:
    :去,離棄。舍棄生命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忠廉》:“忠臣亦然,茍便于主利于國,無敢辭違,殺身生以徇之。”
    342

    推陳

    成語拼音:
    tuī chén chū xīn
    成語解釋:
    糧倉里的舊糧;更換新糧。引申為剔除舊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華;使之向新的方向發展。陳:倉儲存的舊糧。
    成語出處:
    《明史 范濟傳》:“嚴偽造之條,開倒換之法,推陳新,無耗無阻。”
    343

    頭沒

    成語拼音:
    tóu chū tóu mò
    成語解釋:
    比喻追隨世俗。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投子同禪師法嗣 濠州思明禪師》:“問:'如何是清潔法身。'師曰:'屎里蛆兒,頭頭沒。'”
    344

    一轍

    成語拼音:
    tóng chū yī zhé
    成語解釋:
    兩種言論或行為完全一樣。
    成語出處:
    345

    脫口而

    成語拼音:
    tuō kǒu ér chū
    成語解釋: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瞎騙奇聞》:“我曉得你這個人向來是有口無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話便脫口而。”
    346

    頭破血

    成語拼音:
    tóu pò xuè chū
    成語解釋:
    同“頭破血流”。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44回:“一日,走到城隍廟門首,只見兩個人打得頭破血,手扯手要上廟中賭咒。”
    347

    挺身獨

    成語拼音:
    tǐng shēn dú chū
    成語解釋:
    挺:撐直。面對著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
    成語出處:
    《北齊書·綦連猛傳》:“猛遙見之,即亦挺身獨,與其相對,俯仰之間,刺賊落馬,因即斬之。”
    348

    挺身而

    成語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成語解釋:
    形容遇到危難時;勇敢地站來;擔當其任。挺:挺起身來;勇敢剛毅的樣子。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后數日城陷,景思挺身而,使人告于鄰郡,得援軍數百,逐其草冠,復有其城,毫民賴是以濟。”
    349

    脫穎而

    成語拼音:
    tuō yǐng ér chū
    成語解釋:
    如果毛遂早得到任用;就會像錐子放在布袋里那樣;錐針都能全部穿來。比喻本領全部顯露來。脫:脫露。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非特其末見而已。”
    350

    其右

    成語拼音:
    wú chū qí yòu
    成語解釋:
    :超;右:上,古代以右為尊。沒有能超過他的。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高帝紀下》:“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其右者。”
    351

    握粟

    成語拼音:
    wò sù chū bo
    成語解釋:
    《詩·小雅·小宛》:“握粟卜,是何能谷。”鄭玄箋:“但持粟行卜,求其勝負。”后用以指祈求神明護佑,去兇賜吉。
    成語出處:
    《詩·小雅·小宛》:“握粟卜,是何能谷。”鄭玄箋:“但持粟行卜,求其勝負。”
    352

    文行

    成語拼音:
    wén xíng chū chǔ
    成語解釋:
    文:學問;行:品行;:作官;處:隱居。舊指文人的學問、品行和對待仕隱退的態度。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上》:“君子之道,或或處。”《論語·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53

    秀才不門,全知天下事

    成語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語解釋: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成語出處:
    毛澤東《實踐論》:“‘秀才不門,全知天下事’,在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話,在技術發達的現代雖然可以實現這句話,……”
    354

    秀才不門,能知天下事

    成語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語解釋: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曉天下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俏皮話·驢辯》:“然則秀才們,看得兩卷書,何以便要說:‘秀才不門,能知天下事。’”
    355

    秀才不門,而知天下事

    成語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ér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語解釋: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曉天下的事情
    成語出處:
    魯迅《諺語》:“古之秀才,自以為無所不曉,于是有‘秀才不門,而知天下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
    356

    班行

    成語拼音:
    xiù chū bān háng
    成語解釋:
    :高,引伸為才能眾,優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輩。才能優秀,超同輩。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洪州刺史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秀班行,乃動帝目。”
    357

    望外

    成語拼音:
    xǐ chū wàng wài
    成語解釋: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興。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與李之儀》:“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望外。”
    358

    小德

    成語拼音:
    xiǎo dé chū rù
    成語解釋:
    小德:小節;入:偏離標準。指不必嚴格要求的一些小節。
    成語出處:
    《論語 子張》:“大德不逾閑,小德入可也。”
    359

    相門

    成語拼音:
    xiàng mén chū xiàng
    成語解釋:
    相:宰相、丞相、相國。宰相門里還宰相。指名門子弟能繼承父兄事業
    成語出處:
    宋·辛棄疾《瑞鶴仙·壽上饒倅洪莘之》詞:“記從來人道:相門相,金印累之盡有。”
    360

    煙不火不進

    成語拼音:
    yān bù chū huǒ bù jìn
    成語解釋:
    形容人慢性子,不愛說話。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孫七太太是個四十來歲,永遠煙不火不進的,不惹人注意的婦人。”
    * 出的成語,帶出字的成語,包含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