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養字的成語 (99個)
-
81
頤養精神
- 成語拼音:
- yí yǎng jīng shén
- 成語解釋:
- 保養精神元氣。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融傳》:“夫樂而不荒,憂而不困,先王所以平和府藏,頤養精神,致之無疆。”
-
82
以養傷身
- 成語拼音:
- yǐ yǎng shāng shēn
- 成語解釋:
- 為了獲得養育自己的條件,反而使身體受到損害。比喻得不償失。
- 成語出處:
- 《莊子·讓王》:“夫人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能尊生者,雖貴富,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按,此語亦見《呂氏春秋·審為》與《淮南子·道應訓》。
-
83
頤養天年
- 成語拼音:
- yí yǎng tiān nián
- 成語解釋:
- 謂保養年壽。
- 成語出處:
- 京劇《楊門女將》:“老太君年過百年,就該頤養天年,何必身履險地?”
-
84
養癰畜疽
- 成語拼音:
- yǎng yōng xù jū
- 成語解釋:
- 癰、疽:毒瘡。養畜毒瘡不醫治。比喻庇護寬容壞人壞事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3回:“若彼小人,便始而互相依托,后則互相忌嫉;始而養癰畜疽,后則縱虎放鷹。”
-
85
養癰遺患
- 成語拼音:
- yǎng yōng yí huàn
- 成語解釋:
- 癰:毒瘡;患:禍害。生了毒瘡不去醫治;給自己釀成禍害。比喻對壞人、壞事姑息寬容;結果自己遭殃。也作“養癰遺害”、“養癰成患”。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志一》:“博善化之虛名,潰敗決裂乃至此,養癰貽患,我之謂也夫。”
-
86
養癰貽患
- 成語拼音:
- yǎng yōng yí huàn
- 成語解釋:
- 癰:毒瘡;患:禍害。留著毒瘡不去醫治,就會成為后患。比喻縱容姑息壞人壞事,結果自己遭殃。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志一》:“博善化之虛名,潰敗決裂乃至此。養癰貽患,我之謂也夫!”
-
87
養癰自患
- 成語拼音:
- yǎng yōng zì huàn
- 成語解釋:
- 癰:毒瘡;患:禍害。留著毒瘡不去醫治,就會成為后患。比喻縱容包庇壞人壞事,結果會遭受禍害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5回:“不意姜尚作難肆橫,竟克朕之四關也。今不早治,是養癰自患也。”
-
88
養癰致患
- 成語拼音:
- yǎng yōng zhì huàn
- 成語解釋:
- 癰:毒瘡;患:禍害。留著毒瘡不去醫治,就會成為后患。比喻縱容包庇壞人壞事,結果會遭受禍害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養癰致患’,猝然一發,勢若燎原矣。”
-
89
養鷹飏去
- 成語拼音:
- yǎng yīng zǒu q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懷有野心的人不易控制,當其得意之時就不再為主人所用。語本《后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饑即為用,飽則飏去。”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饑即為用,飽則飏去。”
-
90
養尊處優
- 成語拼音:
- yǎng zūn chǔ yōu
- 成語解釋:
- 養:指生活;尊:尊貴;處:居于;處于;優:優裕。處于尊貴的地位;過著優裕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宋 蘇洵《上韓樞密書》:“天子者,養尊而處優,樹恩而收名,與天下為喜樂者也。”
-
91
養子防老,積谷防饑
- 成語拼音:
- yǎng zǐ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
- 成語解釋:
- 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認金梳》:“兒也,可不道養子防老,積谷防饑,抬舉的你成人長大,劃的說這等言語那!”
-
92
怡志養神
- 成語拼音:
- yí zhì yǎng shén
- 成語解釋:
- 怡養神志,使之安適愉快。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之十八:“長寄靈岳,怡志養神。”
-
93
以戰養戰
- 成語拼音:
- yǐ zhàn yǎng zhàn
- 成語解釋:
- 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它將更厲害地進行其‘以華制華’的政治進攻和‘以戰養戰’的經濟侵略。”
-
94
治氣養生
- 成語拼音:
- zhì qì yǎ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治氣:修養氣度。指修養精神,保養身體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
95
遵時養晦
- 成語拼音:
- zūn shí yǎng huì
- 成語解釋:
- 遵:遵循,按照;時:時勢;晦:隱藏。原為頌揚周武王順應時勢,退守待時。后多指暫時隱居,等待時機。
- 成語出處:
- 《詩經·周頌·酌》:“于鑠王師,遵養時晦。”
-
96
遵養待時
- 成語拼音:
- zūn yǎng dài shí
- 成語解釋:
- 同“遵養時晦”。
- 成語出處:
-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害卿兄弟,獨夫介立,遵養待時,臣節詎久。”范祥雍校注:“此言爾朱榮待有時機,即欲篡奪。”
-
97
遵養晦時
- 成語拼音:
- zūn yǎng huì shí
- 成語解釋:
- 同“遵養時晦”。
- 成語出處:
- 唐·陳子昂《感遇》詩之十一:“浮云不足貴,遵養晦時文。”
-
98
遵養時晦
- 成語拼音:
- zūn yǎng shí huì
- 成語解釋:
- 遵:遵循,按照;時:時勢;晦:隱藏。原為頌揚周武王順應時勢,退守待時。后多指暫時隱居,等待時機。
- 成語出處:
- 《詩經 周訟 酌》:“于鑠王師,遵養時晦。”
-
99
終養天年
- 成語拼音:
- zhōng yǎng tiān nián
- 成語解釋:
- 終:竟,盡;天年:指自然的壽數。過完應有的壽數,指壽長而善終
- 成語出處:
* 養的成語,帶養字的成語,包含養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