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公字的成語 (199個)

    181

    移山

    成語拼音:
    yú gōng yí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做事有十分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成語出處:
    《列子 湯問》記載:愚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182

    以私廢

    成語拼音:
    yǐ sī fèi gōng
    成語解釋:
    由于私情而廢棄務。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晃回顧眾將,厲聲大叫曰:‘若取得云長首級者,重賞千金!’驚曰:‘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廢。’言訖,揮大斧直取關。”
    183

    以私害

    成語拼音:
    yǐ sī hài gōng
    成語解釋:
    謂因私情而損害道或德。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卷一:“楚白之難,有莊之善者,辭其母,將死君……比至朝,三廢車中。其仆曰:‘子懼,何不反也?’曰:‘懼,吾私也;死君,吾也。吾聞君子不以私害。’遂往死之。”
    184

    游閑

    成語拼音:
    yóu xián gōng zǐ
    成語解釋:
    指游手好閑的富家子弟。
    成語出處:
    《史記·貨殖列傳》:“游閑子,飾冠劍,連車騎,亦為富貴容也。”
    185

    一心為

    成語拼音:
    yī xīn wéi gōng
    成語解釋:
    一心:專心,全心全意。專心一意為益著想
    成語出處:
    186

    自報

    成語拼音:
    zì bào gōng yì
    成語解釋:
    自己報名或報出自認的情況,由群眾討論評議
    成語出處:
    187

    折臂三

    成語拼音:
    zhé bì sān gōng
    成語解釋: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指貴官墮馬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定送方。”
    188

    執法不

    成語拼音:
    zhí fǎ bù gōng
    成語解釋:
    拒絕正,在實施法律中的不
    成語出處:
    189

    吃酒李

    成語拼音: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diān
    成語解釋:
    后有移花接木或頂缸之義。同“張吃酒李醉”。
    成語出處:
    宋 李棨《北里志 張住住》:“曲中唱曰:張吃酒李顛,盛六生兒鄭九憐。”
    190

    吃酒李

    成語拼音: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
    成語解釋:
    比喻由于誤會而代人受過。
    成語出處:
    唐 張鷟《朝野僉載》第一卷:“天后時,謠言曰:‘張吃酒李醉。’張者,斥易之兄弟也;李者,言李氏大盛也。”
    191

    吐哺

    成語拼音:
    zhōu gōng tǔ bǔ
    成語解釋:
    《史記·魯周世家》:“周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后用為在位者禮賢下士之典實。
    成語出處:
    《史記·魯周世家》:“周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192

    無私

    成語拼音:
    zhì gōng wú sī
    成語解釋:
    至:極,最;:無私。正到極點,絲毫沒有私心
    成語出處:
    漢·馬融《忠經·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無私。”
    193

    無我

    成語拼音:
    zhì gōng wú wǒ
    成語解釋:
    至:極,最;:無私。正到極點,絲毫沒有私心
    成語出處:
    元·劉祁《歸潛志》第七卷:“士大夫為吏者,當以至無我處之,事自理,民自服。”
    194

    直入

    成語拼音:
    zhí rù gōng táng
    成語解釋:
    比喻言行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九:“可是,咱們就這么直入堂的去說,還是不行。”又《四世同堂》七:“到這幾家去!別直入堂的跟人家求事,明白嗎?要順口答應的探聽有什么路子可走!”
    195

    坐無車

    成語拼音:
    zuò wú chē gōng
    成語解釋:
    坐:通“座”,坐席;車:晉人車胤。比喻宴會時沒有嘉賓
    成語出處:
    《晉書·車胤傳》:“又善于賞會,當時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無車不樂’。”
    196

    專心向

    成語拼音:
    zhuān xīn xiàng gōng
    成語解釋:
    一心為,不懷私心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不結交援,專心向。”
    197

    振纓

    成語拼音:
    zhèn yīng gōng cháo
    成語解釋:
    振纓:彈冠,出仕。指入朝做官
    成語出處:
    晉·陶潛《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振纓朝,則德音允集。”
    198

    自有

    成語拼音:
    zì yǒu gōng lùn
    成語解釋: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眾自然會有評論。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捍庾呴又問:‘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問:‘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論。’”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朝廷自有論,汝豈可造次?”
    199

    正直

    成語拼音:
    zhèng zhí gōng píng
    成語解釋:
    正不偏,處事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王閏香夜月四春園》:“我平日所行正直平,所斷之事并無冤枉。”
    * 公的成語,帶公字的成語,包含公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