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做字的成語 (69個)
-
61
做小伏低
- 成語拼音:
- zuò xiǎo fú dī
- 成語解釋:
- 形容低聲下氣,巴結奉承。
- 成語出處: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四折:“他那里做小伏低勸芳醑,將一杯滿飲醉模糊。”
-
62
做小服低
- 成語拼音:
- zuò xiǎo fú dī
- 成語解釋:
- 形容低聲下氣,甘居人下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一方面是芙蓉柔順,甘于做小服低。”
-
63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 成語拼音:
-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rì zh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6回:“行者方丟了鐘杵,笑道:‘你那里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的。”
-
64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成語拼音:
- zuò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6回:“常言道,做了一天和尚撞了一天鐘,往后貞節輪不到你身上了。”
-
65
做賊心虛
- 成語拼音:
- zuò zéi xīn xū
- 成語解釋:
- 做賊的人心里虛。比喻做壞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
- 成語出處: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
66
自做自當
- 成語拼音:
- zì zuò zì dāng
- 成語解釋:
- 自己做了蠢事壞事,自己受累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8卷:“任珪道:‘不必縛我,我自做自當,并不連累你們。’”
-
67
做張做勢
- 成語拼音:
- zuò zhāng zuò shì
- 成語解釋:
- 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8卷:“梳個縱鬢頭兒,著件叩身衫子,做張做勢,喬模喬樣。”
-
68
做張做致
- 成語拼音:
- zuò zhāng zuò zhì
- 成語解釋:
- 張:模樣。裝模作樣,故意做作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沈瓊枝看那兩個婦人時,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光景,一個十七八歲,喬素打扮,做張做致的。”
-
69
做張做智
- 成語拼音:
- zuò zhāng zuò zhì
- 成語解釋:
- 張:模樣;智:靈智。裝模作樣,故意做出一種姿態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回頭一看,見丈夫手忙腳亂,做張做智,老大疑惑。”
* 做的成語,帶做字的成語,包含做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