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從字的成語 (182個)

    101

    心上起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
    成語解釋:
    憤怒心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梁》:“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102

    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tóu qǐ 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103

    寧為雞尸,無為牛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wú wéi niú cóng
    成語解釋: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也不做大國的仆。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周顯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蘇秦說韓王寧為雞尸,無為牛。尸,主也。”
    104

    寧為雞尸,不為牛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bù wéi niú cóng
    成語解釋: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也不做大國的仆。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寧為雞尸,不為牛。”
    105

    配享

    成語拼音:
    pèi xiǎng cóng sì
    成語解釋:
    舊時以孔子門徒及某些所謂“名儒”附屬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稱配享汜。
    成語出處:
    《宋史·禮志八》:“國子司業蔣靜言:‘先圣與門人通被冕服無別,配享汜之人當所封之爵服。’”
    106

    棄筆

    成語拼音:
    qì bǐ cóng róng
    成語解釋:
    猶投筆戎。謂文人棄文就武。
    成語出處:
    唐·張鷟《游仙窟》:“兄及夫主,棄筆戎,身死寇場,煢魂莫返。”
    107

    輕車簡

    成語拼音:
    qīng chē jiǎn cóng
    成語解釋:
    行裝簡單,跟隨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成語出處:
    《蕩寇志》第111回:“獨點范成龍一人隨護,又帶親隨數人,輕車簡,與流廣一同上京。”
    108

    輕車減

    成語拼音:
    qīng chē jiǎn cóng
    成語解釋:
    見“輕車簡”。
    成語出處:
    清·昭梿《嘯亭雜錄·孫文靖》:“貪吏如李侍堯輩布滿天下,而公獨以廉著,每出巡,輕車減,不擇飲食。”
    109

    棄惡

    成語拼音:
    qì è cóng dé
    成語解釋:
    棄;拋開。拋棄丑惡信道德
    成語出處:
    唐·韓愈《劉統軍碑》:“棄惡德,乃與蔡通涂其榛棘。”
    110

    棄惡

    成語拼音:
    qì è cóng shàn
    成語解釋:
    丟棄邪惡行為去做好事。
    成語出處: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韓勁合作,使吳迪棄惡善。”
    111

    輕騎簡

    成語拼音:
    qīng jì jiǎn cóng
    成語解釋:
    指出門時行裝簡單,跟隨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成語出處:
    徐興業《金甌缺》第二章一:“當他輕騎簡,驟馬馳入渭州城時,這種歡樂的情緒達到最高峰。”
    112

    輕騎減

    成語拼音:
    qīng qí jiǎn cóng
    成語解釋:
    見“輕騎減”。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所以我的主意,打算暫且不帶家眷,我一個人帶上幾個家人輕騎減的先去看看路數。”
    113

    棄偽

    成語拼音:
    qì wěi cóng zhēn
    成語解釋:
    丟棄虛偽而追真理。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仁玕《軍次實錄》:“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勞,誠恐其誘惑人心,紊亂真道,故不得不亟于棄偽真,去浮存實,使人人共知虛文之不足尚,而真理自在人心也。”
    114

    棄邪

    成語拼音:
    qì xié cóng zhèng
    成語解釋:
    謂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為后帝伐魏詔》:“有能棄邪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115

    青州

    成語拼音:
    qīng zhōu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東東部;事:古代官名。好酒的代稱。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術解》:“恒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
    116

    輕裝簡

    成語拼音:
    qīng zhuāng jiǎn cóng
    成語解釋:
    行裝簡便,隨人少。
    成語出處:
    京劇《紅色娘子軍》:“今日常輕裝簡,登門造訪。”
    117

    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成語拼音:
    rèn có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
    成語解釋: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成語出處: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休養》:“中國有兩句諺語:‘誰人背后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任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118

    舍本

    成語拼音:
    shě běn cóng mò
    成語解釋:
    舍:放棄,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9卷:“自己親族貧乏,尚不肯周濟分文,到得此輩募緣,偏肯整幾兩價布施,豈不是舍本末的癡漢!”
    119

    識變

    成語拼音:
    shí biàn cóng yí
    成語解釋:
    謂認識事物的變化,靈活地處理問題。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五則使命之臣,取其識變宜,不辱君命。”
    120

    其美

    成語拼音:
    shùn cóng qí měi
    成語解釋:
    美:美德。因勢利導,發揚優點
    成語出處:
    宋·王讜《唐語林·政事》:“璟,多所裁斷,颋皆順其美,璟甚悅之。”
    * 從的成語,帶從字的成語,包含從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