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云字的成語 (411個)

    101

    高步

    成語拼音:
    gāo bù yún qú
    成語解釋:
    步:行走;衢:大路;衢:中大路,比喻顯位。原指官居顯位。后也指科舉登第。
    成語出處:
    《晉書 郤詵阮種等傳論》:“郤詵等并韞價州里,袖然應召,對揚天問,高步衢,求之前哲,亦足稱矣。”
    102

    高唱入

    成語拼音:
    gāo chàng rù yún
    成語解釋:
    原形容歌聲嘹亮,直上霄,后也形容一種論調或消息社會上傳說很盛。
    成語出處: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一卷:“后宮齊首高唱,聲入霄。”
    103

    高出

    成語拼音:
    gāo chū yún biǎo
    成語解釋:
    表:外。高高直立,伸入端。形容山峰或建筑物等高峻挺拔
    成語出處:
    張恨水《啼笑姻緣》第13回:“回頭看隔院時,正有一棵高出表的老槐樹。”
    104

    高遏行

    成語拼音:
    gāo è xíng yún
    成語解釋:
    形容歌聲高亢嘹亮。
    成語出處:
    宋·晏殊《山亭柳》詞:“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
    105

    冠蓋如

    成語拼音:
    guān gài rú yún
    成語解釋:
    官員們的禮帽和車篷密集得像一片層。形容集合會場中官宦士紳聚集得很多。冠:禮帽;蓋:車篷。二者借指官吏士紳。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西都賦》:“英俊之域,紱冕所興;冠蓋如,七相五公。”
    106

    冠蓋

    成語拼音:
    guān gài yún jí
    成語解釋:
    冠:禮帽;蓋:車蓬;冠蓋:借指官吏。形容到會的官吏很多
    成語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到的客人……簡直是古語所謂冠蓋集,洋洋大觀。”
    107

    概日凌

    成語拼音:
    gài rì líng yún
    成語解釋:
    蔽日穿,形容很高
    成語出處:
    南朝 陳 徐陵《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城主書》:“槊動風霜,弩穿金石,高樓大艦,概日凌。”
    108

    高聳入

    成語拼音:
    gāo sǒng rù yún
    成語解釋:
    聳: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成語出處: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109

    干霄凌

    成語拼音:
    gān xiāo líng yún
    成語解釋:
    高高地聳起,直逼霄。比喻前程遠大,能夠迅速成才。
    成語出處:
    宋·黃榦《勉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將見子干霄凌,而為棟梁之用。”
    110

    蔽日

    成語拼音:
    gān yún bì rì
    成語解釋:
    干:沖;蔽:遮擋。沖上霄,擋住太陽。形容樹木高大。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丁鴻傳》:“干蔽日之木,起于蔥青。”
    111

    高義薄

    成語拼音:
    gāo yì bó yún
    成語解釋:
    薄:迫近。原指文章表達的內容很有意義。后形容人很講義氣。
    成語出處:
    《宋書 謝靈運傳論》:“賈誼、相如振芳塵于后,英辭潤金石,高義薄天。”
    112

    播雨

    成語拼音:
    gēng yún bō yǔ
    成語解釋:
    指控制降雨,改造自然。比喻辛勤勞動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71章:“看到了給青莊稼苗耕播雨的秘密,和那‘萬紫千紅結隊來’的遠景風光……”
    113

    高義薄

    成語拼音:
    gāo yì báo yún tiān
    成語解釋:
    原指文章表達的內容很有意義。后形容人很講義氣。同“高義薄”。
    成語出處:
    《宋書 謝靈運傳論》:“英辭潤金石,高義薄天。”
    114

    野鶴

    成語拼音:
    gū yún yě hè
    成語解釋:
    舊指閑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成語出處:
    唐 劉長卿《送方外上人》詩:“孤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115

    過眼煙

    成語拼音:
    guò yǎn yān yún
    成語解釋:
    如同煙在眼前飄過。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寶繪堂記》:“譬之煙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復念也。”
    116

    過眼

    成語拼音:
    guò yǎn yún yān
    成語解釋:
    從眼前飄過的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寶繪堂記》:“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
    117

    觀者如

    成語拼音:
    guān zhě rú yún
    成語解釋:
    觀看的人就象行一樣密集。形容圍看的人非常多。
    成語出處:
    宋 張君房《笈七簽》第一百一十三卷:“言適為項王相召飲酒,欲醉方返。溪濱觀者如。”
    118

    觀者

    成語拼音:
    guān zhě yún jí
    成語解釋:
    觀看的人如行那樣密集。形容觀看的人多。
    成語出處:
    笈七簽》卷一一三引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錄·王奉仙》:“自咸通迄光啟四十年間,游淮浙之宛陵,所至之處,觀者集。”
    119

    海立

    成語拼音:
    hǎi lì yún chuí
    成語解釋:
    形容文辭氣魄極大。
    成語出處:
    唐·杜甫《朝獻太清宮賦》:“九天之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120

    河清

    成語拼音:
    hé qīng yún qìng
    成語解釋:
    黃河水清,呈五彩。古人以為太平祥瑞的象征。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承天大志紀贊·龍飛紀》:“河清慶,祥光燭天。”
    * 云的成語,帶云字的成語,包含云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