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于字的成語 (238個)

    141

    慎終

    成語拼音:
    shèn zhōng yú shǐ
    成語解釋:
    謂結束時想要慎重,在開始時就要小心謹慎。
    成語出處:
    《尚書·太甲下》:“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慎終始。”
    142

    退藏

    成語拼音:
    tuì cáng yú mì
    成語解釋:
    后退隱藏秘密之處,不露行跡。謂哲理精微深邃,包容萬物。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圣人以此洗心,退藏密,吉兇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
    143

    同歸

    成語拼音:
    tóng guī yú jìn
    成語解釋: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毀滅。歸:走向;盡:滅亡。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終乎?與我偕終”盧重玄解:“大小雖殊,同歸盡耳。”
    144

    空言

    成語拼音:
    tuō yú kōng yán
    成語解釋:
    指寄托所懷文詞議論。同“托之空言”。
    成語出處:
    元·黃溍《格庵先生趙公阡表》:“道之不行,托空言,顯顯趙公,則既有聞。”
    145

    推舟

    成語拼音:
    tuī zhōu yú lù
    成語解釋:
    推船在陸地上行,比喻勞而無功。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運》:“今蘄行周魯,是猶推舟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
    146

    吐珠澤,誰能不含

    成語拼音:
    tǔ zhū yú zé,shuí néng bù hán
    成語解釋:
    含:銜在嘴里。明珠出水澤,則人人都會取來銜在嘴里。比喻君權旁落,則人人都要謀奪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翟峬傳》:“故孔子曰:‘吐珠澤,誰能不含。’諭君之權柄外假,則畢竟取以為己利,猶出澤中,誰能不含。”
    147

    無補

    成語拼音:
    wú bǔ yú shì
    成語解釋:
    補:益處,裨益,對事情沒有什么益處。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論語》:“因言今世人多道東漢名節無補事。”
    148

    無補

    成語拼音:
    wú bǔ yú shì
    成語解釋:
    世:時代。對時勢沒有什么幫助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上杜侍郎啟》:“至諧言短韻,無補世,不當齒牙間,使人傳言。”
    149

    無補

    成語拼音:
    wú bǔ yú shí
    成語解釋:
    時:時勢。對時勢沒有什么幫助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答杜公書》:“今雖能涬然引去,無補時,亦安是以為嘉事。”
    150

    問道

    成語拼音:
    wèn dào yú máng
    成語解釋:
    盲:瞎子。向瞎子問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請教;不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不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聾,求道盲。”
    151

    無敵天下

    成語拼音:
    wú dí yú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天下都沒有對手。形容力量強大無比。
    成語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無敵天下者,天吏也。”
    152

    無動

    成語拼音:
    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語解釋:
    心里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我如浮云。”宋 朱熹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云之無有,漠然無所動其中也。”
    153

    無動

    成語拼音:
    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語解釋:
    衷:內心。絲毫沒有觸動內心。形容對應該動心的事情毫無感觸;漠然置之。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聞之漠然良久,若不能無動衷者。”
    154

    無濟

    成語拼音:
    wú jì yú shì
    成語解釋:
    濟:有益。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比喻不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我豈不知賊兵眾盛?就帶你們同去,亦無濟事。”
    155

    無天上,無地

    成語拼音:
    wú tiān yú shàng,wú dì yú xià
    成語解釋:
    原指軍將臨戰奮不顧身。
    成語出處:
    《尉繚子 武議》:“將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主於后,無敵於前。”
    156

    累卵

    成語拼音:
    wēi yú lèi luǎn
    成語解釋:
    比壘起的蛋還危險。喻極其危險。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四》:“當是時,魏危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漢·枚乘《上書諫吳王》:“必若所欲為,危累卵,難上天。”《后漢書·申屠剛傳》:“國家危弱,奸謀不禁;六極之效,危累卵。”
    157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成語拼音: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成語解釋: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認真對待。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五》:“詩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158

    學成文武藝,貨帝王家

    成語拼音:
    xué chéng wén wǔ yì,huò yú dì wáng jiā
    成語解釋:
    藝:技藝;貨:財物。學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賞識重用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馬陵道》楔子:“自古道,學成文武藝,貨帝王家。必然見俺二人學業成就,著俺下山,進取功名。”
    159

    行成

    成語拼音:
    xíng chéng yú sī
    成語解釋:
    品德的養成在能思考。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業精勤,荒嬉;行成思,毀隨。”
    160

    兄弟鬩

    成語拼音: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
    成語解釋: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墻,外御其務(侮)。”
    * 于的成語,帶于字的成語,包含于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