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二字的成語 (187個)
-
121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 成語拼音:
-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zhǔ
- 成語解釋:
- 日:太陽。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
- 成語出處:
- 《元史·太祖本紀》:“吾聞東方有稱帝者,天無二日,民豈有二主耶?”
-
122
頭一無二
- 成語拼音:
- tóu yī wú èr
- 成語解釋:
- 唯一,只有一個。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語言文學的奮斗》:“本總理今晚來同諸君講話,沒有別的貢獻,頭一無二的貢獻,就是要諸位同志,以至誠之心,來做宣傳一方面的革命工夫。”
-
123
五零二落
- 成語拼音:
- wǔ líng èr luò
- 成語解釋:
- 猶言七零八落。
- 成語出處:
- 柳青《銅墻鐵壁》第13章:“他和婆姨用復員費做本錢逢集擺小攤的貨箱子,被搗得五零二落,東一塊西一塊扔在院里。”
-
124
唯一無二
- 成語拼音:
- wéi yī wú èr
- 成語解釋:
- 只有這一個,沒有第二個。形容唯一的,沒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
- 成語出處:
- 清·張春帆《九尾龜》第四十九回:“這件事兒,說也話長,真是江蘇省內唯一無二的新聞。”
-
125
聞一知二
- 成語拼音:
- wén yī zhī èr
- 成語解釋:
- 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
126
心無二想
- 成語拼音:
- xīn wú èr xiǎng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的心思一時只能專注于一件事上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37卷:“既心無二想,故曰一志焉,蓋上士所行也。”
-
127
心無二用
- 成語拼音:
- xīn wú èr yòng
- 成語解釋:
- 心思不能同時用在兩件事上。指做事必須專心;注意力不能分散。
- 成語出處:
- 北齊 劉晝《新論 專學》:“使左手畫方,右手畫圓,令一時具成,雖執規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兩用,則手不并運也。”
-
128
言不二價
- 成語拼音:
- yán bù èr jià
- 成語解釋:
- 見“言無二價”。
- 成語出處:
- 艾蕪《人生哲學的一課》:“貨在商人店里,貴得如同寶貝,真是言不二價的。”
-
129
一百二十行
- 成語拼音:
- yī bǎi èr shí háng
- 成語解釋:
- 猶三百六十行。指各種行業。
- 成語出處:
- 《宣和遺事》前集:“[微宗等]無日歌歡作樂,遂于宮中內列為市肆,令其宮女賣茶賣酒及一百二十行經紀買賣皆全。”
-
130
一部二十四史無從說起
- 成語拼音:
-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 wú cóng shuō qǐ
- 成語解釋: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成語出處:
- 張恨水《啼笑姻緣》續集第八回:“她這兩句話,問得沈國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無從說起。”
-
131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成語拼音:
-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bù zhī cóng hé shuō qǐ
- 成語解釋: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
-
132
一般無二
- 成語拼音:
- yi ban wu er
- 成語解釋:
- 完全一樣,沒有一點兒不同。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五回:“縱是一根藤上結的,也有個大小不同,偏正不一,卻怎么一般無二?”
-
133
一不做,二不休
- 成語拼音:
- yī bū zuò,èr bù xiū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興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興做到底。
- 成語出處:
- 唐 趙元一《奉天錄》第四卷:“光晟臨死而言曰:‘傳語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
134
一不作,二不休
- 成語拼音:
- yī bù zuò,èr bù xiū
- 成語解釋:
- 要么不做,做了就索興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興做到底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六回:“索性讓我一不作,二不休,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殺個爽快。”
-
135
一差二錯
- 成語拼音:
- yī chà èr cuò
- 成語解釋:
- 可能發生的意外或差錯。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親有個一差二錯,又耽擱住了,或者有個門當戶對的來說親。”
-
136
一長二短
- 成語拼音:
- yī cháng èr duǎn
- 成語解釋:
- 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
- 成語出處:
- 清 李漁《凰求鳳 假病》:“若有一長二短,叫我怎生舍得。”
-
137
一差二誤
- 成語拼音:
- yī chà èr wù
- 成語解釋:
- 指意外的差錯和失誤。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快嘴李翠蓮記》:“罷,罷,我兩口也老了,管你不得,只怕有些一差二誤,被人恥笑。”
-
138
一而二,二而三
- 成語拼音:
- yī ér èr,èr ér sān
- 成語解釋:
- 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聯想開去。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復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時此際,欲為何等蠢物,杳無所知,逃大造,出塵網,便可解釋這段悲傷。”
-
139
一而二,二而一
- 成語拼音:
- yī ér èr,èr ér yī
- 成語解釋:
- 兩件事看似不同,實際上卻相同。
- 成語出處:
- 明 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九回:“天子神仙,一而二,二而一,豈有三茅祖師之印,陛下用不得之理?”
-
140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 成語拼音:
-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
- 成語解釋:
- 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槃”。指死去活來。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 二的成語,帶二字的成語,包含二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