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之字的成語 (1982個)
-
481
瓜代之期
- 成語拼音:
- guā dài zhī qī
- 成語解釋:
- 瓜代:指任期期滿。指任期期滿的時期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
-
482
恭而敬之
- 成語拼音:
- gōng ér jìng zhī
- 成語解釋:
- 恭:恭敬。指待人恭敬又有禮節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李順恭而敬之的慢慢往起卷那張戲報子。”
-
483
廣而言之
- 成語拼音:
- guǎng ér yán zhī
- 成語解釋:
- 一般說來
- 成語出處:
-
484
顧復之恩
- 成語拼音:
- gù fù zhī ēn
- 成語解釋:
- 顧:回頭看;復:反復。比喻父母養育的恩德。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
485
干父之蠱
- 成語拼音:
- gàn fù zhī gǔ
- 成語解釋:
- 干:承擔,從事;蠱:事、事業。繼承并能勝任父親曾從事的事業。
- 成語出處:
- 《周易 蠱》:“干父之蠱,有子,考無咎。”
-
486
狗吠之驚
- 成語拼音:
- gǒu fèi zhī jīng
- 成語解釋:
- 謂小驚憂。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今中國無狗吠之驚,而外累于遠方之備。”
-
487
狗吠之警
- 成語拼音:
- gǒu fèi zhī jǐ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輕微的驚動或擾亂。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嚴助傳》:“今方內無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
-
488
骨鯁之臣
- 成語拼音:
- gǔ gěng zhī chén
- 成語解釋:
- 骨鯁:比喻剛直。剛正忠直的官員。
- 成語出處:
- 《史記·刺客列傳》:“方今吳外困于楚,而內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
-
489
股肱之臣
- 成語拼音:
- gǔ gōng zhī chén
- 成語解釋:
-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
490
庚癸之呼
- 成語拼音:
- gēng guǐ zhī hū
- 成語解釋:
- 庚、癸:軍糧的隱語。原是軍中乞糧的隱語。后指向人借錢。
- 成語出處:
- 《左傳·哀公十三年》記載:春秋時吳王夫差與晉、魯等國會盟,吳大夫申叔儀向魯大夫公孫有山氏乞糧。回答說:“梁則無矣,粗糧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
-
491
股肱之力
- 成語拼音:
- gǔ gōng zhī lì
- 成語解釋:
- 股肱:大腿和胳膊。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盡全力。
- 成語出處:
- 《左傳·僖公九年》:“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則以死濟之。”
-
492
灌瓜之義
- 成語拼音:
- guàn guā zhī yì
- 成語解釋:
- 灌:澆灌;惠:恩惠。比喻以德報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糾紛
- 成語出處:
-
493
膏火之費
- 成語拼音:
- gāo huǒ zhī fèi
- 成語解釋:
- 膏:點燈的油;膏火:燈火。借指求學的費用。
- 成語出處:
- 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欲登第須理舊業讀書,欲讀書須膏火之費,吾視君皆未易辦也。”
-
494
膏肓之疾
- 成語拼音:
- gāo huāng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指不可醫治的絕癥。
- 成語出處:
- 《左傳·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
495
龜鶴之年
- 成語拼音:
- guī hè zhī nián
- 成語解釋:
- 龜鶴的壽命很長。比喻人的壽命很長
- 成語出處:
- 晉·郭璞《游仙》:“借向蜉蝣輩,寧知龜鶴年。”
-
496
感舊之哀
- 成語拼音:
- gǎn jiù zhī āi
- 成語解釋:
- 感念舊人舊事的哀嘆。表示懷舊。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荀彧傳》:“今鑾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懷感舊之哀。”
-
497
過江之鯽
- 成語拼音:
- guò jiāng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多得很。
- 成語出處:
- 柳亞子《南社會于虎丘之張東陽祠詩以紀之》:“莫笑過江典午鯽,豈無橫槊建安才。”
-
498
割襟之盟
- 成語拼音:
- gē jīn zhī méng
- 成語解釋:
- 割襟:指腹為婚時,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訂立下婚約。
- 成語出處:
- 《元史·刑法志·二·戶婚》:“諸男女議婚,有以指腹割衿為定婚者,禁之。”
-
499
耿介之士
- 成語拼音:
- gěng jiè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指正直的人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養耿介之士,則海內雖有破亡之國,削滅之朝,亦勿怪矣。”
-
500
感慨系之
- 成語拼音:
- gǎn kǎi xì zhī
- 成語解釋:
- 有所感觸;慨嘆隨之而生。指對某件事有所感觸而不禁興起慨嘆。
- 成語出處:
-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 之的成語,帶之字的成語,包含之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