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兩字的成語 (198個)
-
21
道三不著兩
- 成語拼音:
-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
- 成語解釋:
- 道:說話;著:接觸到。說話三句有兩句說不到地方。形容說話不著邊際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蘇王文》:“道三不著兩,四下亂倡揚,取得經來唐三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
22
調停兩用
- 成語拼音:
- diào tíng liǎng yòng
- 成語解釋:
- 謂居間觀望,騎墻投機。
- 成語出處:
- 清·侯方域《擬思宗改元追復揚漣等官爵并起被廢諸臣旋欽定逆案頒示百官廷臣謝表》:“擁戴稱頌,懸金石不刊之書,令其遺臭千秋;門戶宗盟,杜調停兩用之局,防其夤緣一旦。”
-
23
二心兩意
- 成語拼音:
- èr xīn liǎng y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意志不專一、不堅定。
- 成語出處:
- 漢 王充《論衡 閑時》:“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無狀,加罪行罰,非有二心兩意,前后相反也。”
-
24
分斤掰兩
- 成語拼音:
- fēn jīn bāi li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過分計較。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真真泥腿光棍,專會打細算盤、‘分金掰兩’的。”
-
25
分斤撥兩
- 成語拼音:
- fēn jīn bō liǎng
- 成語解釋:
- 見“分斤掰兩”。
- 成語出處:
- 孫犁《村歌》上篇:“可是俺們那組,都說大家既是合適,才組到一塊,不愿意分斤撥兩的,顯著薄氣。”
-
26
分金掰兩
- 成語拼音:
- fēn jīn bāi liǎng
- 成語解釋:
- 見“分斤掰兩”。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真真泥腿光棍,專會打算盤、分金掰兩的。”
-
27
分斤較兩
- 成語拼音:
- fēn jīn jiào li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人小氣,過分計較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5回:“不是我說句分斤較兩的話咧,舅爺有什么高親貴友該請到他華府上去?”
-
28
分三別兩
- 成語拼音:
- fēn sān bié liǎng
- 成語解釋:
- 同“分星擘兩”。
- 成語出處:
- 老舍《牛天賜傳》二十:“更使他慚愧的是,他分三別兩,誰的是誰的。”
-
29
分星掰兩
- 成語拼音:
- fēn xīng bāi liǎng
- 成語解釋:
- 一點一滴,詳詳細細
- 成語出處:
- 元·孟漢卿《魔合羅》:“則要你依頭縷當,分星掰兩,責狀招實。”
-
30
分星擘兩
- 成語拼音:
- fēn xīng bò liǎng
- 成語解釋:
- 詳細分說;清楚,明白。
- 成語出處:
- 《劉知遠諸宮調·知遠走慕家莊沙佗村入舍》:“便分星百(擘)兩,道俺不姓慕容。”
-
31
分星撥兩
- 成語拼音:
- fēn xīng bō liǎ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斤斤計較。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十樣錦》第三折:“我兩個跟著你們背后接坐碗兒吃也罷,你怎么這般分星撥兩的。”
-
32
反行兩登
- 成語拼音:
- fǎn xíng liǎng dēng
- 成語解釋:
- 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獲得。從反面著手行事收到正反兩面的效果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徠民》:“此其損敵也,與戰勝同實;而秦得之以為粟,此反行兩登之計也。”
-
33
分星劈兩
- 成語拼音:
- fēn xīng pī liǎng
- 成語解釋:
- 詳細分說。
- 成語出處:
-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詐語,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則要你依頭縷當,分星劈兩,責狀招實。”
-
34
公私兩便
- 成語拼音:
- gōng sī liǎng biàn
- 成語解釋:
- 對公家私人都便利。
- 成語出處:
- 《晉書·阮種傳》:“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損益,使公私兩濟者,委曲陳之。”
-
35
公私兩濟
- 成語拼音:
- gōng sī liǎng jì
- 成語解釋:
- 指對公家私人都有好處
- 成語出處:
- 《晉書 阮種傳》:“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損益,使公私兩濟者,委曲陳之。”
-
36
公私兩利
- 成語拼音:
- gōng sī liǎng lì
- 成語解釋:
- 見“公私兩濟”。
- 成語出處:
- 《文獻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鬧坊場之地,聽民醞造,納稅之后,從便酤賣,實為公私兩利。”
-
37
合兩為一
- 成語拼音:
- hé liǎng wéi yī
- 成語解釋:
- 亦作“合二為一”。合兩者為一體。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楊震傳》:“伏見詔書為阿母興起津城門內第舍,連里竟街,雕修繕飾,窮極巧伎。”李賢注:“合兩坊而為一宅。”
-
38
漢賊不兩立
- 成語拼音:
- hàn zéi bù liǎng lì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我無你。
- 成語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
39
尖擔擔柴兩頭脫
- 成語拼音:
- jiān dàn dān chái liǎng tóu tuō
- 成語解釋:
- 脫:脫落。兩頭尖的擔子兩頭脫落。比喻事情兩頭落空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57回:“我理會得,但你去,討得討不得,趁早回來,不要弄做‘尖擔擔柴兩頭脫’也。”
-
40
尖擔兩頭脫
- 成語拼音:
- jiān dàn liǎng tóu tuō
- 成語解釋:
- 兩頭尖的扁擔無法挑東西。比喻兩頭落空。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若與了一紙休書,那婦人就一道煙去了,這婆娘他若不嫁我呵,可不弄得尖擔兩頭脫。”
* 兩的成語,帶兩字的成語,包含兩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