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選取的成語 (11個)
-
1
掇菁擷華
- 成語拼音:
- duō jīng xié huá
- 成語解釋:
- 掇:拾取;菁:精華。擷:摘取。選取事物的精華。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明文案序上》:“《文選》主于修辭,一知半解文章家有偏霸也;《文粹》掇菁擷華,跡選之鼓吹;《文鑒》主于政事,意不在文。”
-
2
衣取蔽寒
- 成語拼音:
- yī qǔ bì hán
- 成語解釋:
- 取:選取,采用;蔽:遮往。衣服只求抵御寒冷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
3
各取所需
- 成語拼音:
- gè qǔ suǒ xū
- 成語解釋:
- 各自選取自己所需要的
- 成語出處:
- 巴金《在尼斯》:“讀者們不是一塊鐵板,他們有各人的看法,他們是‘各取所需’。”
-
4
開科取士
- 成語拼音:
- kāi kē qǔ shì
- 成語解釋:
- 科:科舉考試。指舊舉行科舉考試以選取優異的士人。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你只想朝廷開科取士,為國求賢,這是何等大典。”
-
5
排沙簡金
- 成語拼音:
- pái shā jiǎn jīn
- 成語解釋:
- 排:除去;簡:選取。撥開沙子來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東西中選取精華。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
-
6
披沙撿金
- 成語拼音:
- pī shā jiǎn jīn
- 成語解釋:
- 披:分開;撿:挑選。撥開沙子,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東西中選取精華
- 成語出處:
- 清·汪師韓《詩學纂聞》:“‘池塘’‘園柳’之篇,‘白云’‘綠滌’之作,‘亂流’‘孤嶼’之句,‘云合’‘露泫’之詞,披沙撿金,寥寥可數。”
-
7
舉要刪蕪
- 成語拼音:
- jǔ yào shān wú
- 成語解釋:
- 要:主要部分。蕪:雜亂。選取重要的,刪除雜亂的、沒有條理的。多指寫文章時應抓住重點。
- 成語出處:
- 宋·王讜《唐語林·政事上》:“岑文本謂人曰:‘吾見周論事多矣,援引事類,揚榷古今,舉要刪蕪,會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也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忘倦。”
-
8
披沙瀝金
- 成語拼音:
- pī shā lì jīn
- 成語解釋:
- 沙里淘金。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選取精華
- 成語出處:
-
9
砂里淘金
- 成語拼音:
- shā lǐ táo jīn
- 成語解釋:
- 從砂子里淘出黃金。比喻從大量材料中選取精華。
- 成語出處:
- 《詩刊》1977年第9期:“他曾經廢寢忘食撈砂樣,砂里淘金喜見一組一組新油層。”
-
10
搜章摘句
- 成語拼音:
- sōu zhāng zhāi jù
- 成語解釋:
- 搜:尋求;摘:選取。指抄襲他人文章的詞句。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
11
指古摘今
- 成語拼音:
- zhǐ gǔ zhāi jīn
- 成語解釋:
- 摘:選取。指摘古今。形容才氣縱橫,議論鋒利
- 成語出處:
- 清·徐麟《長生殿序》:“稗畦洪先生以詩鳴長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無不心折。”
* 關于選取的成語 形容選取的成語 描述選取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