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上字的成語 (348個)

    141

    難于

    成語拼音:
    nán yú shàng tiān
    成語解釋:
    天還難。形容極其困難,不易實現。
    成語出處:
    漢 枚乘《書諫吳王》:“必若所欲為,危于累卵,難于天。”
    142

    鲇魚

    成語拼音:
    nián yú shàng zhú
    成語解釋:
    比喻本想前進反而后退。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歸田錄》:“君于仕宦,亦何異鲇魚竹竿耶?”
    143

    捧到天

    成語拼音:
    pěng dào tiān sh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吹捧過分
    成語出處:
    林語堂《說福祿特爾與中國迷》:“中國的文化禮教,曾經被歐人稱為世界最高的文化,捧到天去。”
    144

    桑間

    成語拼音:
    pú shàng sāng jiān
    成語解釋:
    指男女幽會的場所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九回:“豈不聞瓜田李下,君子不居,濮桑間,詩人所刺!”
    145

    之音

    成語拼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成語解釋:
    :古地名。靡靡之音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故聞此聲必于濮水之,先聞此聲者國削。”
    146

    旁行斜

    成語拼音:
    páng xíng xié shàng
    成語解釋:
    原指《史記》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等。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譜牒等。
    成語出處:
    清 李斗《揚州畫舫錄 草河錄》:“卷軼不廣,條目悉具,編年紀月以經之,旁行斜以緯之。”
    147

    取法乎

    成語拼音:
    qǔ fǎ hū shàng
    成語解釋:
    法:標準,規范。取等的為標準,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成語出處:
    老舍《我怎樣寫火葬》:“假若文藝作品的目的只是為給人娛樂,那么像《戰爭與和平》那樣的作品便根本不應存在。我們似應當‘取法乎’吧?”
    148

    取法乎,僅得乎中

    成語拼音:
    qǔ fǎ hū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成語解釋:
    等的為準則,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成語出處:
    語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
    149

    取法于,僅得乎中

    成語拼音:
    qǔ fǎ yú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成語解釋:
    法:標準,規范。取等的為標準,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成語出處:
    唐·唐太宗《帝范》第四卷:“取法于,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
    150

    牽鬼

    成語拼音:
    qiān guǐ shàng jiàn
    成語解釋:
    比喻非常困難。
    成語出處:
    明·單本《蕉帕記·下湖》:“讀書牽鬼劍,飲酒車水灌田。”
    151

    騎鶴維揚

    成語拼音:
    qí hè shàng wéi yáng
    成語解釋:
    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同“騎鶴揚州”。
    成語出處:
    宋·孫惟信《阮郎歸》:“許誰騎鶴維揚,溫柔和醉鄉。”
    152

    騎鶴揚州

    成語拼音:
    qí hè shàng yáng zhōu
    成語解釋:
    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
    成語出處:
    南朝梁 殷蕓《小說》卷六:“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原為揚州刺史,或原多貲財,或原騎鶴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揚州。’欲兼三者。”
    153

    欺君罔

    成語拼音:
    qī jūn wǎng shàng
    成語解釋:
    欺騙蒙蔽君主。
    成語出處:
    元 楊朝英《叨叨令 嘆世》曲:“他待學欺君罔曹丞相,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
    154

    八落

    成語拼音:
    qī shàng bā luò
    成語解釋: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亂不安。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樹根底下,唬的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八落的響,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口里連聲叫苦。”
    155

    八下

    成語拼音:
    qī shàng bā xià
    成語解釋:
    形容心神不安的驚惶樣子。
    成語出處:
    宋 宗杲說《大慧普覺禪師語錄》第21卷:“方寸里七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
    156

    成親

    成語拼音:
    qīn shàng chéng qīn
    成語解釋: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折:“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爭奈忒達地忒知根,兼成親好對門。”
    157

    加親

    成語拼音:
    qīn shàng jiā qīn
    成語解釋:
    指親戚內部再有兒女親事。形容關系十分緊密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6回:“清后的母親也是太后的胞妹,結這重親的意思,全為了親加親,要叫愛新覺羅的血統里,永遠混著那拉氏的血統。”
    158

    加巧

    成語拼音:
    qiǎo shàng jiā qiǎo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59

    瞞下

    成語拼音:
    qī shàng mán xià
    成語解釋:
    欺騙,博取信任;對下隱瞞,掩蓋真相。
    成語出處:
    唐 元結《奏免科率狀》:“忝官尸祿,欺罔下,是臣之罪。”
    160

    泥皮

    成語拼音:
    qiáng shàng ní pí
    成語解釋:
    比喻無用或低賤的附屬物,也比喻妾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可正是堂的糟糠,休猜作墻泥皮。”
    * 上的成語,帶上字的成語,包含上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