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上字的成語 (348個)

    101

    居下訕

    成語拼音:
    jú xià shàn shàng
    成語解釋:
    指屬員背地里譏笑級。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 陽貨》:“子曰:‘有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者。’”
    102

    箭在弦

    成語拼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成語解釋:
    箭已搭在弦。比喻情況緊急;采取某種行動已成為必然之勢。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不可不發。”
    103

    箭在弦,不得不發

    成語拼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成語解釋:
    箭:弓箭;弦:弓用以發箭的牛筋繩子。箭已搭在弦,不得不發射。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動的時候
    成語出處:
    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不可不發。”
    104

    看不

    成語拼音:
    kàn bù shàng yǎn
    成語解釋:
    看不過眼,不合己意
    成語出處: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八回:“我是好男子,這狐群狗黨看不眼,要差我東京。”
    105

    癩狗扶不

    成語拼音:
    lài gǒu fú bù shàng qiáng
    成語解釋:
    比喻沒出息的人,沒辦法扶助他長進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8回:“怨不得俗語說:‘癩狗扶不墻’的!”
    106

    老虎頭打蒼蠅

    成語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dǎ cāng y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膽大妄為,自己找死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20回:“問他有腦袋沒有?誰敢在老虎頭打蒼蠅。”
    107

    老虎頭撲蒼蠅

    成語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pū cāng y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找死。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虎頭撲蒼蠅,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108

    老虎頭搔癢

    成語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自量力。
    成語出處:
    蔡東藩《明史演義》第63回:“今嚴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個仇鸞,尚敵不過他,老虎頭搔癢,無補國家,轉取禍戾,何苦何苦!”
    109

    瑯瑯

    成語拼音: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成語解釋:
    瑯瑯: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于口誦。
    成語出處:
    清 王韜《淞隱漫錄》:“自幼即喜識字,授以唐詩,瑯瑯口。”
    110

    朗朗

    成語拼音: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成語解釋:
    謂誦讀詩文時的聲音響亮而順口。
    成語出處:
    老舍《詩與快板》:“散文就不受這么多的限制,雖然散文也講究聲調鏗鏘,能朗朗口。”
    111

    君子

    成語拼音:
    liáng shàng jūn zǐ
    成語解釋:
    梁:房梁。躲在房梁的君子。原指竊賊。后比喻不沾天下不著地的、脫離實際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寔傳》:“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君子者是矣!’”
    112

    虐下

    成語拼音:
    líng shàng nüè xià
    成語解釋:
    凌:欺負。欺侮在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后主傳》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昔項籍總一強眾,跨州兼土,所務者大,然卒敗垓下,死于東城,為笑千載,皆不以義,凌虐下故也。”
    113

    柳樹著刀,桑樹出血

    成語拼音:
    liǔ shù shàng zháo dāo,sāng shù shàng chū xuè
    成語解釋:
    比喻代人受過。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發出句說話來,教‘張公吃酒李公醉’,‘柳樹著刀,桑樹出血’。”
    114

    虐下

    成語拼音:
    líng shàng xià nüè
    成語解釋:
    陵:通“凌”,欺侮;虐:殘暴,侵害。欺侮在的人,侵害在下的人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后主傳》裴松之引諸葛亮集:“為笑千載,皆不以義,陵虐下故也。”
    115

    龍御

    成語拼音:
    lóng yù shàng bīn
    成語解釋:
    見“龍馭賓”。
    成語出處: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騎,群臣后宮從者七十馀人,龍乃去。”
    116

    龍馭

    成語拼音:
    lóng yù shàng bīn
    成語解釋:
    亦作“龍御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騎,群臣后宮從者七十馀人,龍乃去。”后因用“龍馭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成語出處: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騎,群臣后宮從者七十馀人,龍乃去。”
    117

    來者居

    成語拼音:
    lái zhě jū shàng
    成語解釋:
    后來居。原指資格淺的新進反居資格老的舊臣之。語出《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后亦用以稱贊后起之秀超過前輩。
    成語出處:
    語出《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
    118

    力爭

    成語拼音:
    lì zhēng shàng yóu
    成語解釋:
    游:江河的源頭。努力爭取處于流源頭。比喻努力爭取先進。
    成語出處:
    清 趙翼《閑居讀書作》詩:“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游,性靈乃其要。”
    119

    不瞞下

    成語拼音: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成語解釋:
    瞞:也作“漫”,欺騙,蒙蔽。瞞著面,不瞞下面。指通同作弊,不使級知道。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六回:“現在是頭堂官曉得了這樁事情。不瞞老哥說:這些事情原是瞞不瞞下,常常有的,就是家兄及兄弟也常常替人家經手。”
    120

    不謾下

    成語拼音: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成語解釋:
    瞞:欺騙。欺騙級,對下級無所顧忌
    成語出處:
    宋·江萬里《宣政雜錄·通同部》:“又謂制作之法曰:‘謾不謾下’,通衢用以為戲云。”
    * 上的成語,帶上字的成語,包含上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