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上字的成語 (348個)

    241

    下天光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tiān guāng
    成語解釋:
    空與水中碧光一色。形容水中倒影使天水連成一片
    成語出處: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下天光,一碧萬頃。”
    242

    下同門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tóng mén
    成語解釋:
    下:指一輩與下一輩。姑婿與侄婿的互稱。
    成語出處:
    唐·趙璘《因話錄》卷三:“楊仆射於陵在考功時,與李師稷及第。至其子相國嗣復知舉,門生集候仆射,而李公在坐,時人謂之楊家下門生。”自注:“代有姑之婿與侄之婿,謂之下同門。”
    243

    下同心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tóng xīn
    成語解釋:
    下一心。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自成雖然新遭大敗,但此人百折不撓,銳意進取,加之重要將領均在,下同心,親密無向,又善于整飭軍紀,救民之急,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重振旗鼓不難。”
    244

    下同欲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tóng yù
    成語解釋:
    下有共同的愿望,謂眾心齊一。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謀攻》:“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245

    下為難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wéi nán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246

    下相安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xiāng ān
    成語解釋:
    下:指尊卑、長幼、級與下級;安:安穩,安定。面和下面,相安無事
    成語出處:
    《晉書·束皙傳》:“主無驕肆之怒,臣無嫠纓之請,下相安,率禮從道。”
    247

    行下效

    成語拼音: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成語解釋:
    行:做;效:仿效。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白虎通 三教》:“教者,效也,為之,下效之。”
    248

    下一心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yī xīn
    成語解釋:
    下下一條心。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下一心,三軍同力,與之遠舉極戰,則不可。”
    249

    山陰道,應接不暇

    成語拼音:
    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
    成語解釋: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從山陰道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250

    雨旁風

    成語拼音:
    shàng yǔ páng fēng
    成語解釋:
    形容家里貧窮,房屋破舊。
    成語出處:
    唐·韓愈《面海神廟碑》:“雨旁風,無所蓋障。”
    251

    有天堂,下有蘇杭

    成語拼音:
    shàng yǒu tiān táng,xià yǒu sū háng
    成語解釋:
    指蘇州、杭州比天堂還要美好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4回:“從來江山秀麗,人物奢華,所以相傳道:‘有天堂,下有蘇杭。’”
    252

    溢下漏

    成語拼音:
    shàng yì xià lòu
    成語解釋:
    富下貧。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王制》:“筐篋已富,府庫已實,而百姓貧,天是之謂溢而下漏。”
    253

    援下推

    成語拼音:
    shàng yuán xià tuī
    成語解釋:
    面牽引下面推。比喻推薦引進。
    成語出處:
    《禮記·儒行》:“適弗逢世,弗援,下弗推,讒諂之民,有比黨而危之者。”
    254

    醫醫國

    成語拼音:
    shàng yī yī guó
    成語解釋:
    醫:高明的醫生,比喻高賢;醫國:指為國家除患祛弊。高賢能治理好國家。
    成語出處:
    《國語·晉語八》:“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
    255

    之所好,下必從之

    成語拼音:
    shàng zhī suǒ hào,xià bì cóng zhī
    成語解釋:
    好:喜愛。在的人喜歡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會跟著做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256

    知天文,下知地理

    成語拼音: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
    成語解釋:
    知:曉得,知道。形容學問淵博,無所不至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257

    烝下報

    成語拼音:
    shàng zhēng xià bào
    成語解釋:
    烝:晚輩男子和長輩女子通奸;報:長輩男子與晚輩女子通奸。泛指男女亂倫。
    成語出處:
    《左傳;、 桓公十六年》:“衛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屬諸右公子。”《左傳·宣公三年》:“文公報鄭子之妃,曰陳媯,生子華、子臧。”
    258

    蒸下報

    成語拼音:
    shàng zhēng xià bào
    成語解釋:
    泛指亂倫的性行為。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5卷:“至如蒸下報,同人道于禽獸;鉆穴逾墻,役心機于鬼蜮。”
    259

    矢在弦

    成語拼音:
    shǐ zài xián shàng
    成語解釋:
    箭已搭在弦。比喻為形勢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動。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不可不發。”
    260

    矢在弦,不得不發

    成語拼音:
    shǐ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成語解釋:
    矢:箭;弦:弓用以法箭的牛筋繩子。箭已搭在弦。比喻為形勢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動
    成語出處:
    晉·王沈《魏書》:“琳謝曰:‘矢在弦,不得不發。’太祖愛其才,不咎。”
    * 上的成語,帶上字的成語,包含上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