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三字的成語 (443個)

    361

    檢四

    成語拼音:
    tiāo sān jiǎn sì
    成語解釋:
    見“挑揀四”。
    成語出處:
    金近《穿花裙的狼》:“你這孩子,沒有你弟弟乖,挑檢四的。”
    362

    拉四

    成語拼音:
    tuī sān lā sì
    成語解釋:
    推:推諉。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好生給姨太太捶腿。要茶要水,別推拉四的。”
    363

    推四

    成語拼音:
    tuī sān tuī sì
    成語解釋:
    同“推阻四”。
    成語出處: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27回:“你這家伙膽小怕死,還推推四咧!你不敢去,我一個人也敢去!”
    364

    窩四

    成語拼音:
    tiǎo sān wō sì
    成語解釋:
    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那平姑娘又是個正經人,從不會挑窩四的。”
    365

    調窩四

    成語拼音:
    tiáo sān wō sì
    成語解釋:
    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1回:“少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嚼舌根,就是調窩四的。”
    366

    嫌四

    成語拼音:
    tiāo sān xián sì
    成語解釋:
    見“挑揀四”。
    成語出處: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我為你黑間白日的操心,好容易找下這么個媳婦,你還挑嫌四的。”
    367

    阻四

    成語拼音:
    tuī sān zǔ sì
    成語解釋: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推阻四;這事情應難、應難造次。”
    368

    退徙

    成語拼音:
    tuì xǐ sān shě
    成語解釋:
    舍:古時行軍,一舍為十里。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變虛篇》:“夫惡言不能使熒惑守心,善言安能使熒惑退徙舍?”
    369

    韋編

    成語拼音:
    wéi biān sān jué
    成語解釋: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次。比喻讀書勤奮。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孔子世家》:“讀《易》,韋編絕。”
    370

    穩吃

    成語拼音:
    wén chī sān zhù
    成語解釋:
    四人賭博,一個人贏個人的賭注。比喻憑空的大量收獲。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他們辛苦收拾,是該剩些錢粘補的;我們怎么好‘穩吃注’呢?”
    371

    五大

    成語拼音:
    wǔ dà sān cū
    成語解釋:
    形容人高大粗壯,體格魁梧。
    成語出處:
    梁斌《播火記》:“猛回頭,身后站著一個五大粗的人,仔細一看是大貴。”
    372

    五短

    成語拼音:
    wǔ duǎn sān cū
    成語解釋:
    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壯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回:“姓陳名叫大勇,年有十五六歲,生的五短粗,相貌魁偉。”
    373

    五典

    成語拼音:
    wǔ diǎn sān fén
    成語解釋:
    猶言墳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成語出處:
    明·張景《飛丸記·賞春話別》:“貫串百家諸子,沉酣五典墳。”
    374

    無風尺浪

    成語拼音:
    wú fēng sān chǐ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無緣無故也會生出事來。
    成語出處:
    375

    網開

    成語拼音:
    wǎng kāi sān miàn
    成語解釋:
    把捕禽的網撤去面。比喻采取寬大態度,給人一條出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面。”
    376

    亡秦

    成語拼音:
    wáng qín sān hù
    成語解釋:
    《史記·項羽本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戶,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戶”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戶,亡秦必楚’也。”
    377

    無事不登寶殿

    成語拼音:
    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成語解釋:
    比喻沒事不上門。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鎮雷鋒塔》:“白娘子道:‘無事不登寶殿,去做什么?’”
    378

    五申

    成語拼音:
    wǔ shēn sān lìng
    成語解釋:
    令五申。謂再告誡。
    成語出處:
    前蜀·杜光庭《川主太師南斗大醮詞》:“玉律金科,慮爽重輕之信;五申令,漸乖訓撫之宜。”
    379

    秀才造反,年不成

    成語拼音:
    xiù cái zào fǎn,sān nián bù chéng
    成語解釋:
    秀才:指儒生。秀才反叛朝廷,多年也難以成功。形容知識分子軟弱無力,搖擺不定,做不成大事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秀才造反,年不成,無論他們有沒有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實有其事,且派個人去查一查,看他們為何作此舉動,再作道理。”
    380

    新官上任把火

    成語拼音:
    xīn guān shàng rèn sān bǎ huǒ
    成語解釋: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卷第六章:“福軍。你新官上任把火,亂燒一通,遲早要犯大錯誤呀!”
    * 三的成語,帶三字的成語,包含三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