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一字的成語 (1530個)

    541

    虛驚

    成語拼音:
    xū jīng yī cháng
    成語解釋:
    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驚慌
    成語出處:
    王朔《癡人》:“我堅信我會被稠密的氣流托住,托不住也會在墜落過程中倏地醒來,在床上虛驚場。”
    542

    洗劫

    成語拼音:
    xǐ jié yī kōng
    成語解釋:
    洗劫、搶光
    成語出處: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五章:“他要把奇珍齋的全部存貨、存料都洗劫空,再賺回來的錢可就不是千八百多塊大洋了!”
    543

    心口不

    成語拼音:
    xīn kǒu bù yī
    成語解釋:
    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樣。形容人的虛偽、詭詐。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2回:“我是這們個直性子,希罕就說希罕,不是這們心口不的。”
    544

    心口如

    成語拼音:
    xīn kǒu rú yī
    成語解釋:
    心里想的和嘴里說的樣。形容誠實直爽。
    成語出處:
    宋 汪應辰《題續池陽集》:“由是觀世之議論,謬于是非邪正之實者,未必心以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豈復有紛紛之患哉!”
    545

    向上

    成語拼音:
    xiàng shàng yī lù
    成語解釋:
    佛教禪宗謂不可思議的徹悟境界。
    成語出處:
    《碧巖錄》第二卷:“向上路,千圣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546

    雄視

    成語拼音:
    xióng shì yī shì
    成語解釋:
    形容稱雄于代。
    成語出處:
    清·邵長蘅《侯方域魏禧傳》:“朝宗始唱韓歐之學于舉世不為之日,遂以古文雄視世。”
    547

    虛庭

    成語拼音:
    xū tíng yī bù
    成語解釋:
    庭:庭院;步:來回走動。在空曠的庭院中徘徊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會獄》:“你看月色過墻,照的槐影迷離,不免虛庭步。”
    548

    心香

    成語拼音:
    xīn xiāng yī bàn
    成語解釋:
    心香:內心的香;瓣:花或果中的片。比喻心中真誠敬禮,如燃香供佛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27回:“我李玄只有心香瓣,謹祝諸兄福壽綿長而已。”
    549

    喧囂

    成語拼音:
    xuān xiāo yī shí
    成語解釋:
    喧囂:叫囂。叫囂了很短的時間。指曇花現的事物
    成語出處:
    《魏書·韓麒鱗傳》:“長矜爭之心,恣喧囂之慢。”
    550

    而靜

    成語拼音:
    xū yī ér jìng
    成語解釋:
    虛心、專而冷靜地觀察事物,就會獲得正確的認識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解藪》:“心何以知?曰:虛而靜。”
    551

    心有靈犀點通

    成語拼音: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
    成語解釋:
    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雙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靈犀:古人說犀牛是種靈獸;它的角上有條白紋從角尖通向頭腦;感應靈敏;所以稱靈犀。
    成語出處:
    唐 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點通。”
    552

    咸陽

    成語拼音:
    xián yáng yī jǔ
    成語解釋:
    咸陽:秦朝的都城;炬:火把,引申為火焚。咸陽的把大火。指項羽率軍到咸陽后將秦宮全部燒毀。泛指把火燒光。
    成語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553

    相與

    成語拼音:
    xiāng yǔ yī kǒu
    成語解釋:
    串通氣,異口同聲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孤憤》:“朋黨比周,相與口,惑主敗法,以亂士民。”
    554

    班半點

    成語拼音:
    yī bān bàn diǎn
    成語解釋:
    猶言點半點,常暗指男女關系。班,通“斑”。
    成語出處:
    宋·黃庭堅《望遠行》詞:“且與班半點,只怕你沒丁香核。”宋·無名氏《錯立身》戲文第二出:“近日來與小生有班半點之事,爭奈撇不下此婦人。”
    555

    斑半點

    成語拼音:
    yī bān bàn diǎn
    成語解釋:
    比喻極小部分。
    成語出處:
    宋·胡宏《胡子知言·復義》:“天命之謂性,流行發見于日用之間,患在學道者未見全體,窺見斑半點,而執認己意,以為至誠之道。”《朱子語類》卷六七:“今人只是知得斑半點,見得這些,所以不到極處也。”
    556

    筆不茍

    成語拼音:
    yī bǐ bù gǒu
    成語解釋:
    不茍:不茍且。畫都很認真;毫不馬虎。
    成語出處:
    清 沈初《西清筆記 紀名跡》:“前后筆不茍,功力如此,洵神技也。”
    557

    病不起

    成語拼音:
    yī bìng bù qǐ
    成語解釋:
    得病后病情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風霜,到家又傳了時癥,病不起,嗚呼哀哉死了。”
    558

    波才動萬波隨

    成語拼音:
    yī bō cái dòng wàn bō suí
    成語解釋:
    波方動,萬波隨之而起。比喻事情開端后的不斷發展變化。
    成語出處:
    宋 惠洪《冷齋夜話 船子和尚偶》:“千尺絲綸直下垂,波才動萬波隨。”
    559

    秉大公

    成語拼音:
    yī bǐng dà gōng
    成語解釋:
    謂言論行事全秉公心。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工部郎中劉公伯燮言用人毀譽》:“仆近來用人處事,秉大公。”
    560

    步登天

    成語拼音:
    yī bù dēng tiān
    成語解釋:
    登:上。步登上青天。下子達到極高的境界或程度。也比喻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萬望口角春風,我就步登天,點了買辦差,就過好日子。”
    * 一的成語,帶一字的成語,包含一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