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一字的成語 (1530個)

    281

    失,長

    成語拼音:
    jīng yī shī,zhǎng yī zhì
    成語解釋:
    經:經歷;智:智慧,聰明。親身經歷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長關于這方面的知識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吾輩切記,不可輕易說人笑人,正所謂經失,長智耳。”
    282

    周三

    成語拼音:
    jìng yī zhōu sān
    成語解釋:
    徑:圓的半徑;周:圓的周長。即圓的半徑與圓的周長比為1:3,比喻兩者相差很遠
    成語出處:
    《周髀算經》上卷:“勾股圓方圖。”漢 趙爽注:“圓徑而周三。”
    283

    機杼

    成語拼音:
    jī zhù yī jiā
    成語解釋:
    指文章能獨立經營,自成家。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祖瑩傳》:“文章須出自機杼,成家風骨,何能共人生活也。”
    284

    君子言,快馬

    成語拼音:
    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
    成語解釋:
    比喻言為定,決不翻誨。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南源道明禪師》:“快馬鞭,快人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
    285

    窺豹

    成語拼音:
    kuī bào yī bān
    成語解釋:
    (從管中看豹)只看到豹的個斑點。比喻所見狹小;看不到全面。也比喻從點推測全貌。
    成語出處:
    《晉書 王獻之傳》:“曰:‘南風不競。’門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斑!’”
    286

    可發

    成語拼音:
    kě fā yī jué
    成語解釋:
    真引人發笑。
    成語出處:
    287

    曠古

    成語拼音:
    kuàng gǔ yī rén
    成語解釋:
    曠古:空前;從古到今。自古以來只此人。形容絕無僅有。
    成語出處: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后驚》:“北面而師之者,可謂曠古人而已!”
    288

    可見

    成語拼音:
    kě jiàn yī bān
    成語解釋:
    斑:豹子身上的塊斑紋。比喻從點可以推知全貌。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諸如此類,雖未得其皮毛,也略見斑了。”
    289

    窺見

    成語拼音:
    kuī jiàn yī bān
    成語解釋:
    指只了解
    成語出處:
    《高子遺書 會語九八》:“向不知陽明、象山學問來歷,前在舟中似窺見其斑。”
    290

    克肩

    成語拼音:
    kè jiān yī xīn
    成語解釋:
    指能心以事君。
    成語出處:
    語出《書 盤庚下》:“式敷民德,永肩心。”孔傳:“用布示民必以德義,長任心以事君。”
    291

    快馬

    成語拼音:
    kuài mǎ yī biān
    成語解釋:
    跑得快的馬只著鞭就行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六卷:“快馬鞭,快人言。”
    292

    而不可再

    成語拼音:
    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成語解釋:
    再:兩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菎山縣倭寇始末書》:“勸借可暫而不可常,可而不可再。”
    293

    虧于

    成語拼音:
    kuī yú yī kuì
    成語解釋:
    虧:缺,欠;簣:裝土的竹筐。積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筐土。比喻做成件大事只差最后點而未能成功
    成語出處:
    《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簣。”
    294

    柳暗花明又

    成語拼音:
    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yī cūn
    成語解釋: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成語出處: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村。”
    295

    聊備

    成語拼音:
    liáo bèi yī gé
    成語解釋:
    姑且算是具備這格式。表示暫且有以充數的意思。
    成語出處: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五卷:“余于別集中求其措語無害大雅者擇錄二,非賞其工也,聊備格而已。”
    296

    利出

    成語拼音:
    lì chū yī kǒng
    成語解釋:
    給予利祿賞賜只有條途徑,那是從事耕戰。
    成語出處:
    《管子·國蓄》:“利出于孔者,其國無敵。”《商君書·弱民》:“利出孔,則國多物。”
    297

    麟鳳

    成語拼音:
    lín fèng yī máo
    成語解釋:
    比喻好東西無論巨細都搜羅進來了。
    成語出處:
    唐·張懷謹《書議》:“麟鳳毛,龜龍片甲,亦無所不錄。。”
    298

    略高

    成語拼音:
    lüè gāo yī chóu
    成語解釋:
    籌:籌碼,記數用具。略微超過個碼。形容雙方比較,稍強些。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處數語,略高籌耳。”
    299

    兩虎相斗,必有

    成語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成語解釋:
    斗:爭斗。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必然有方要遭嚴重損害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300

    兩虎相爭,必有

    成語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bì yǒu yī shāng
    成語解釋:
    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必然有方要遭嚴重損害
    成語出處:
    明·徐元《八義記·張維評話》:“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為何,近日只要與上大夫趙正卿爭朝,我想兩虎相爭,必有傷。”
    * 一的成語,帶一字的成語,包含一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