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一字的成語 (1530個)

    241

    會心

    成語拼音:
    huì xīn yī xiào
    成語解釋:
    會心:領悟,領會。領會對方的意思而微笑
    成語出處:
    魯迅《通訊》:“使同類者知道也還有誰在襲擊古老堅固的堡壘,較之看見浩大而灰色的軍容,或者反可以會心笑。”
    242

    不二

    成語拼音:
    huà yī bù èr
    成語解釋:
    指按照定價賣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九回:“新嫂嫂連忙改口道:‘魏老格人倒是劃不二格。’”
    243

    毀譽不

    成語拼音:
    huǐ yù bù yī
    成語解釋:
    毀譽:詆毀和稱贊;不:不樣,不致。有人說好,有人說壞,說法不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7回:“外臣毀譽不,俱著各自據實奏聞。”
    244

    毀于

    成語拼音:
    huǐ yú yī dàn
    成語解釋:
    旦: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下子被毀滅掉。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朝毀之。”
    245

    胡越

    成語拼音:
    hú yuè yī jiā
    成語解釋:
    喻居地遠隔者聚集堂。猶言四海家。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七年》:“上皇命突厥頡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蠻酋長馮智戴詠詩,既而笑曰:‘胡越家,自古未有也。’”
    246

    之法

    成語拼音:
    huà yī zhī fǎ
    成語解釋:
    指全體遵行、無例外的法令政策。
    成語出處:
    《后漢書 王充王符等傳論》:“太叔致猛政之褒,國子流遺愛之娣,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陽循畫之法。”
    247

    慌做

    成語拼音:
    huāng zuò yī duī
    成語解釋:
    慌:驚慌。驚慌得亂成團,理不清頭緒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眾兵都在爛泥里慌做堆。”
    248

    混作

    成語拼音:
    hùn zuò yī tán
    成語解釋:
    見“混為談”。
    成語出處: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拳術與拳匪》:“中國近來每與柔術混作談,其實是兩件事。”
    249

    季布

    成語拼音:
    jì bù yī nuò
    成語解釋:
    季布:人名,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諾。”
    250

    禁鼎

    成語拼音:
    jìn dǐng yī luán
    成語解釋:
    御用鼎器中的塊肉。比喻珍美之物。
    成語出處:
    明沈鯉《序》:“嗟乎,斯亦禁鼎臠,嘗者可以知其味已。”
    251

    九鼎

    成語拼音:
    jiǔ dǐng yī sī
    成語解釋:
    同千鈞發,比喻非常危急
    成語出處:
    明 宋濂《同公塔銘》:“嗚呼,賢首之宗不振久矣,凜乎若九鼎絲之懸。”
    252

    及鋒

    成語拼音:
    jí fēng yī shì
    成語解釋:
    及:趁著;鋒:鋒利。趁鋒利的時候用它。比喻乘可行之機而行事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然科名是讀書人的第二生命,聽見了開考的消息,不管多壘四部,總想及鋒試,雯青也是其中的個。”
    253

    舉國

    成語拼音:
    jǔ guó yī zhì
    成語解釋:
    全國上下,團結致。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所有問題的中心點還是中國全體人民團結起來,樹立舉國致的抗日陣線。”
    254

    九合

    成語拼音:
    jiǔ hé yī kuāng
    成語解釋:
    合:聚集。匡:救助,幫助,拯救。“九合諸侯,匡天下”的省略語。原指春秋時代齊桓公多次會合各國諸侯,稱霸華夏,使混亂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國才能。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王霸》:“九合諸侯,匡天下,為五恒伯長。”
    255

    九九歸

    成語拼音:
    jiǔ jiǔ guī yī
    成語解釋:
    繞了不少圈子,最后又還了原。
    成語出處:
    秦兆陽《回答》:“我這個糟老頭子撿點破爛,雖說有點霸道,九九歸,也是生活逼的。”
    256

    見驥

    成語拼音:
    jiàn jì yī máo
    成語解釋:
    驥:千里馬。只看見千里馬身上的根毛。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
    成語出處:
    戰國·魯·尸佼《尸子》下卷:“見驥毛,不知其狀;見畫色,不知其美。”
    257

    濟濟

    成語拼音:
    jǐ jǐ yī táng
    成語解釋:
    濟濟:人多的樣子;堂:大廳。形容很多的人匯聚在起。
    成語出處:
    清 歸莊《靜觀樓講義序》:“今也名賢秀士,濟濟堂,大義正言,洋洋盈耳。”
    258

    季路

    成語拼音:
    jì lù yī yán
    成語解釋:
    比喻信用極好。
    成語出處:
    《左傳·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259

    鷦鷯

    成語拼音:
    jiāo liáo yī zhī
    成語解釋:
    鷦鷯做窩,只占用根樹枝。比喻個安身之處或個工作位置。
    成語出處:
    《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260

    九牛

    成語拼音:
    jiǔ niú yī háo
    成語解釋:
    九條牛身上的根毛。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
    成語出處:
    陳毅《感事書懷》詩:“九牛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
    * 一的成語,帶一字的成語,包含一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