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一字的成語 (1530個)

    181

    風靡

    成語拼音:
    fēng mǐ yī shì
    成語解釋:
    靡:倒下;風靡:風行。隨風邊倒。形容事物在個時期內非常流行
    成語出處:
    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個人主義,漸得勢力,所謂民約說、人權論等,漸風靡世。”
    182

    浮生

    成語拼音:
    fú shēng yī mèng
    成語解釋:
    浮生:世事無定,人生短暫。指人生就像短暫的夢幻
    成語出處:
    唐·李咸用《早秋游山寺》:“至理無言了,浮生夢勞。清風朝復暮,四海自波濤。”
    183

    風行

    成語拼音:
    fēng xíng yī shī
    成語解釋:
    風行:象刮風樣流行。形容事物在個時期內非常盛行。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黃,只怕唐兄印行的《不息齋稿》,雖然風行時,決不能望《五丁閣稿》的項背哩!”
    184

    風行

    成語拼音:
    fēng xíng yī shì
    成語解釋:
    個時期在社會上盛行。
    成語出處:
    胡適《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只有那‘明心見性,不立文字’的禪宗,仍舊風行世。”
    185

    杯羹

    成語拼音:
    fēn yī bēi gēng
    成語解釋:
    羹:肉汁。分給我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杯羹。”
    186

    大白

    成語拼音:
    fú yī dà bái
    成語解釋:
    浮:違反酒令被罰飲酒;白:罰酒用的酒杯。原指罰飲大杯酒。后指滿飲大杯酒。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善說》:“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187

    大瓟

    成語拼音:
    fú yī dà páo
    成語解釋:
    浮:違反酒令被罰飲酒;瓟:同“匏”,匏瓜。原指罰飲大杯酒。后指滿飲大杯酒
    成語出處:
    清·朱彝尊《黃征君壽序》:“目擊其先公之大節,具書于國史,先生之心,足以自慰,于介壽日,宜浮大瓟者也。”
    188

    勸百

    成語拼音:
    fěng yī quàn bǎi
    成語解釋:
    形容規諷正道的言辭遠遠及不上勸誘奢靡的言辭。意在使人警戒,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風,猶馳騁鄭衛之聲,曲終而奏雅,不已虧乎?”
    189

    勸百

    成語拼音:
    fá yī quàn bǎi
    成語解釋:
    處罰個人以懲戒眾人。
    成語出處:
    唐·韓愈《誰氏子》:“罰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不晚耳。”李漢注引《中說》:“牡如晦問政,子曰:‘賞以勸百,罰以懲眾。’”
    190

    反咬

    成語拼音:
    fǎn yǎo yī kǒu
    成語解釋:
    原指沒有抓住獸類,反而被它咬了口。比喻遭到指責的人強詞奪理反過來攻擊指責他的人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9回:“拿奸拿雙,拿不住雙,反咬口,就受不得了。”
    191

    付之

    成語拼音:
    fù zhī yī jù
    成語解釋:
    付:交給;之:它;炬:火把;炬:把火。給它把火燒光。指用火燒毀。
    成語出處:
    唐 杜牧《阿房宮賦》:“戍卒叫,函谷舉,楚人炬,可憐焦土。”
    192

    付諸

    成語拼音:
    fù zhū yī jù
    成語解釋:
    炬:火把。把火全部燒了。同“付之炬”。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在這許多名片里面,撿出張,上寫著顏軼回,……其余都付諸炬。”
    193

    付之

    成語拼音:
    fù zhī yī shěn
    成語解釋:
    哂:微笑。用笑笑來回答。表示不值得理會
    成語出處:
    《清史稿·沈文奎傳》:“上無日:‘此難能’,更無日,‘乃公從馬上得之’,烏用此迂儒之常談,而付之哂也。”
    194

    付之

    成語拼音:
    fù zhī yī tàn
    成語解釋:
    口氣。多指對不滿意的某件事表示無可奈何。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前日之事,我也不計較長短,付之嘆罷了。”
    195

    付之

    成語拼音:
    fù zhī yī xiào
    成語解釋:
    笑來回答。表示不值得理會。
    成語出處: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辨誤三》:“以此知《義海》、《西清》寡陋,而妄為之說,可付之笑。”
    196

    付諸

    成語拼音:
    fù zhū yī xiào
    成語解釋:
    笑來對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會。同“付之笑”。
    成語出處:
    清 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六回:“仲英乃恍然大悟,付諸笑,就在高椅上坐下,問雪香道:‘耐意思要我成日成夜陪仔耐坐來里,勿許到別場花去,阿是嗄?’”
    197

    茍安

    成語拼音:
    gǒu ān yī yú
    成語解釋:
    茍安:暫且偷生;隅:個角落。指個小地方。暫且在個小地方偷安。指統治者對外來侵略不進行抵抗。占據個小地方以偷安。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9回:“方今奸臣弄權,專主和議;朝廷聽信奸言,希圖茍安隅,無用兵之志。”
    198

    各霸

    成語拼音:
    gè bà yī fāng
    成語解釋:
    各:各自;霸:強橫占據。指憑借勢力各自稱霸個地方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3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方。”
    199

    高出

    成語拼音:
    gāo chū yī chóu
    成語解釋:
    籌:籌碼。比別人高出個籌碼。指比別人高明些。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5回:“公系我國的政治家,切設施,比文等高出籌,文亦不必參議。”
    200

    光棍

    成語拼音:
    guāng gùn yī tiáo
    成語解釋:
    光棍:沒有配偶的人。指孤身
    成語出處:
    老舍《搬家》:“又不是光棍條,搬起來也省事。”
    * 一的成語,帶一字的成語,包含一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