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ui的成語 (293個)

    41

    負荊謝罪

    成語拼音:
    fù jīng xiè zuì
    成語解釋:
    見“負荊請罪”。
    成語出處:
    金·馬鈺《滿庭芳·謝咸陽王法師》詞:“追悔無由,不免放效廉頗。專專負荊謝罪,望吾師、痛撻則個。”
    42

    風流罪犯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zuì fàn
    成語解釋:
    指輕微的過失
    成語出處: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把孩兒風流罪犯尋些個,吊著腳腕又不敢將腳尖那。”
    43

    風流罪過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zuì guò
    成語解釋:
    風流:原為封建士大夫的所謂風雅。原指因為風雅而致的過錯。后也指因搞男女關系而犯下的罪。
    成語出處:
    《北齊書 循吏傳 郎基》:“潘子義曾遺之書曰:‘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
    44

    伐罪吊民

    成語拼音:
    fá zuì diào mín
    成語解釋:
    伐:討伐。吊:慰問。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方《百辟勸進今上箋》:“伐罪吊民,一匡靖亂。”
    45

    伐罪吊人

    成語拼音:
    fá zuì diào rén
    成語解釋:
    見“伐罪吊民”。
    成語出處: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
    46

    負罪引慝

    成語拼音:
    fù zuì yǐn tè
    成語解釋:
    謂引咎自責。
    成語出處:
    《書·大禹謨》:“[舜]負罪引慝,祇載見瞽螋。”蔡沈集傳:“負罪,自負其罪,不敢以為父母之罪;引慝,自引其慝,不敢以為父母之慝也。”
    47

    非戰之罪

    成語拼音:
    fēi zhàn zhī zuì
    成語解釋:
    罪:罪過。不是戰爭本身的過失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48

    該當何罪

    成語拼音:
    gāi dāng hé zuì
    成語解釋:
    當:承擔。應該承擔什么罪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二回:“你還想引誘良家子弟,該當何罪?”
    49

    故入人罪

    成語拼音:
    gù rù rén zuì
    成語解釋:
    故意把罪名加于人。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用刑論》:“然見其用刑與古相戾,何者?今法吏所禁之切者曰:‘故出入人罪而已。’”
    50

    功首罪魁

    成語拼音:
    gōng shǒu zuì kuí
    成語解釋:
    魁:為首的。功最高,罪最重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朱熹注:“有功者,未有大于五霸;有過者,亦未有大于五霸,故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
    51

    公冶非罪

    成語拼音:
    gōng yě fēi zuì
    成語解釋:
    形容無辜蒙冤或入獄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公冶長非罪也。”
    52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成語拼音: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成語解釋:
    比喻壞人嘴里說不出好話來。
    成語出處: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這等東西,有什么好話,講出什么公理來,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53

    乖嘴蜜舌

    成語拼音:
    guāi zuǐ mì shé
    成語解釋:
    形容口齒伶俐,慣于說討好人的甜言蜜語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著沒疼熱的東西交結童奶奶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惡。”
    54

    合不攏嘴

    成語拼音:
    hé bù lǒng zuǐ
    成語解釋:
    指人高興得關不住嘴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2章:“他父母親又會怎樣高興得合不攏嘴巴……”
    55

    懷璧其罪

    成語拼音:
    huái bì qí zuì
    成語解釋:
    懷:懷藏。身藏璧玉,因此獲罪。原指財能致禍。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56

    懷璧為罪

    成語拼音:
    huái bì wéi zuì
    成語解釋:
    璧:寶玉。身藏寶玉,因此獲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華歆傳》:“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愿賓客為之計。”
    57

    酣歌醉舞

    成語拼音:
    hān gē zuì wǔ
    成語解釋:
    見“酣歌恒舞”。
    成語出處:
    茅盾《血戰后一周年》:“不見他們朝朝暮暮酣歌醉舞么?”
    58

    花馬吊嘴

    成語拼音:
    huā mǎ diào zuǐ
    成語解釋:
    花言巧語地耍嘴皮子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16回:“你倒還想來,別給我花馬吊嘴的,妹妹記著前事,正在這里恨你呢!”
    59

    花馬掉嘴

    成語拼音:
    huā mǎ diào zuǐ
    成語解釋:
    花言巧語地耍嘴皮子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你不用和我花馬掉嘴的!咱們清水下雜面——你吃我看……你別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們不知你府上的事呢!”
    60

    黑眉烏嘴

    成語拼音:
    hēi méi wū zuǐ
    成語解釋:
    眉頭嘴臉都不干凈。形容淘氣、貪玩孩子的骯臟面容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4回:“弄的你黑眉烏嘴的,那里還像個大家子念書的孩子!”
    * zui成語,zui的成語,帶zu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