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ui的成語 (293個)

    201

    油嘴狗舌

    成語拼音:
    yóu zuǐ gǒu shé
    成語解釋:
    抹了油的嘴,像狗一樣的舌頭。形容說話油滑,內容低劣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你會唱的甚么好成樣的套數兒,左右是幾句,東溝窩,西溝灞,油嘴狗舌,不上紙筆的。”
    202

    油嘴花唇

    成語拼音:
    yóu zuǐ huā chún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油滑虛浮。
    成語出處:
    清·李玉《清忠譜·創祠》:“日日假忙,說道某鄉紳叫管家來邀;時時搗鬼,說道某官府著農民相召。止不過油嘴花唇,無非要騙人錢鈔。”
    203

    有嘴沒舌

    成語拼音:
    yǒu zuǐ méi shé
    成語解釋:
    形容不善言辭。
    成語出處:
    204

    掩罪飾非

    成語拼音:
    yǎn zuì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掩:遮蓋。掩飾錯誤和罪過
    成語出處:
    《明史·徐學詩傳》:“蓋嵩權力足以假手下石……文詞便給足以掩罪飾非。”
    205

    有嘴無心

    成語拼音:
    yǒu zuǐ wú xīn
    成語解釋:
    猶言有口無心。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8回:“別是寶玉有嘴無心,傻子似的從沒個忌諱,高興了信嘴胡說也是有的。”
    206

    言者無罪

    成語拼音:
    yán zhě wú zuì
    成語解釋:
    言者:說話的人。指進言的人沒有罪過
    成語出處:
    《詩經·大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207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成語拼音:
    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成語解釋:
    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成語出處:
    《詩經 大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208

    言之無罪,聞之足戒

    成語拼音:
    yán zhī wú zuì,wén zhī zú jiè
    成語解釋:
    言:說話;聞:聽話;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語出處:
    清·汪琬《詩說序》:“詩獨主志,所為主文譎諫,與言之無罪,聞之足戒者,其詞則隱,其旨則微。”
    209

    鷹嘴鷂目

    成語拼音:
    yīng zuǐ yào mù
    成語解釋:
    形容外貌奸詐兇狠。
    成語出處:
    于劭溯《月落屋梁》:“那老頭有五個兒子,個個鷹嘴鷂目如狼似虎。”
    210

    油嘴油舌

    成語拼音:
    yóu zuǐ yóu shé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油滑輕浮。
    成語出處:
    《西游記》第三六回:“你這游方和尚,便是有些油嘴油舌的說話。”
    211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成語拼音:
    yán zhī zhě wú zuì,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
    成語解釋:
    言者:說話的人;聞者:聽話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語出處:
    《詩經·大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212

    罪不及孥

    成語拼音:
    zuì bù jí nú
    成語解釋:
    孥:妻子與兒女的統稱。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然罪不及孥,只是我死之后,無路可投。”
    213

    罪不可逭

    成語拼音:
    zuì bù kě huàn
    成語解釋:
    罪責不可逃避。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7回:“某等不能速來歸順,罪不可逭。”
    214

    罪不容死

    成語拼音:
    zuì bù róng sǐ
    成語解釋:
    罪惡極大,處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15

    罪不容誅

    成語拼音:
    zuì bù róng zhū
    成語解釋:
    判處死刑也抵償不了所犯的罪惡。形容罪惡極大。誅:處死。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惡不忍聞,罪不容誅。”
    216

    罪不勝誅

    成語拼音:
    zuì bù shèng zhū
    成語解釋:
    指罪大惡極,處死猶不足抵償。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詞林 鼎甲常為庶常》:“以上見各家記述中者,什僅得一二。修史之鹵莽,罪不勝誅矣。”
    217

    罪大惡極

    成語拼音:
    zuì dà è jí
    成語解釋:
    罪惡大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縱囚論》:“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
    218

    嘴大喉嚨小

    成語拼音:
    zuǐ dà hóu lóng xiǎo
    成語解釋:
    吃得進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成語出處:
    219

    嘴多舌長

    成語拼音:
    zuǐ duō shé cháng
    成語解釋:
    好閑談,好傳播流言蜚語
    成語出處:
    220

    罪當萬死

    成語拼音:
    zuì dāng wàn sǐ
    成語解釋:
    形容罪惡極大。
    成語出處:
    《漢書 東方朔傳》:“糞土愚臣,忘生觸死,逆盛意,犯隆指,罪當萬死。”
    * zui成語,zui的成語,帶zu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