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的成語 (418個)
-
241
省用足財
- 成語拼音:
- shěng yòng zú cái
- 成語解釋:
- 省:減少,節約;足:充實。減省費用,積聚財富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晉語》:“輕關易道,通商寬衣,懋穡勸分,省用足財。”
-
242
豎子不足與謀
- 成語拼音:
- shù zǐ bù zú yǔ móu
- 成語解釋:
- 豎子:小子;謀:計議,商量。這小子不足以商量大事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
243
手足重繭
- 成語拼音:
- shǒu zú chóng jiǎn
- 成語解釋:
- 手上腳上長滿了層層老繭。形容長期勞累。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修務訓》:“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趨而往,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何處。”
-
244
雙足重繭
- 成語拼音:
- shuāng zú chóng ji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奔走勞苦。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修務訓》:“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趨而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休息。”
-
245
三足鼎立
- 成語拼音:
- sān zú dǐng lì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圓形;三足;兩耳。像三條腿的鼎那樣立著。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欲三分鼎,連衡合從,也宜以時定。”
-
246
折足覆餗
- 成語拼音:
- shé zú fù zhào
- 成語解釋:
- 《易 系辭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餗,鼎內食物。后以“折足覆餗”比喻力不能勝任,必至敗事。
- 成語出處:
- 《周易·系辭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
-
247
失足落水
- 成語拼音:
- shī zú luò shuǐ
- 成語解釋:
- 腳一滑跌入水中。比喻一時受誘騙而行為墮落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87回:“想是那位客官夜間出來小解,失足落水,或是有的。”
-
248
手足胼胝
- 成語拼音:
- shǒu zú pián zhī
- 成語解釋:
- 胼、胝:手掌、足底的老繭。手掌足底生滿老繭。形容經常地辛勤勞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墨翟《墨子 備梯》:“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
-
249
手足失措
- 成語拼音:
- shǒu zú shī cuò
- 成語解釋:
- 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極其驚慌。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為韋相公讓官表》:“心神靡寧,顧已慚觍,手足失措。”
-
250
手足無措
- 成語拼音:
- shǒu zú wú cuò
- 成語解釋:
-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
251
手足異處
- 成語拼音:
- shǒu zú yì chǔ
- 成語解釋:
- 謂被殺。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有司加法焉,手足異處。”
-
252
首足異處
- 成語拼音:
- shǒu zú yì chǔ
- 成語解釋:
- 頭和腳分開在不同的地方。謂受殺戮而死亡。
- 成語出處:
- 春秋·越·勾踐《屬諸大夫告》:“首足異處,四枝布裂,為天下戮。”
-
253
食租衣稅
- 成語拼音:
- shí zū yī shuì
- 成語解釋:
- 依靠百姓繳納的租稅生活。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下》:“縣官當食租衣稅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
-
254
手足之情
- 成語拼音:
- shǒu zú zhī qíng
- 成語解釋:
-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間血肉關系的感情。
- 成語出處:
- 宋 蘇轍《為兄蘇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
-
255
售胝足之藥
- 成語拼音:
- shòu zhī zú zhī yào
- 成語解釋:
- 胝:手掌或腳掌上的老繭。指賣狗皮膏藥騙人
- 成語出處:
- 《廳史》:“昔人有以胝足之藥售于市者,輒揭扁于門曰:‘供御。’”
-
256
恬然自足
- 成語拼音:
- tián rán zì zú
- 成語解釋:
- 謂胸中恬淡,無處不感到滿足。
- 成語出處:
- 《西湖佳話·孤山隱跡》:“故和靖能高臥孤山,而足跡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從無一日不恬然自足,誠甘心于隱,而非假借也。”
-
257
佻身飛鏃
- 成語拼音:
- tiāo shēn fēi zú
- 成語解釋:
- 只身射箭殺敵。形容殺敵英勇,視死如歸。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瓚誓命沈城,佻身飛鏃。”
-
258
推三阻四
- 成語拼音:
- tuī sān zǔ sì
- 成語解釋: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這事情應難、應難造次。”
-
259
頭痛治頭,足痛治足
- 成語拼音:
- tóu tòng zhì tóu,zú tòng zhì z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生問題的根源。同“頭痛灸頭,腳痛灸腳”。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與張心齋計不許東虜款貢》:“語曰:‘頭痛治頭,足痛治足’。今虜禍方中于遼,遼以一鎮當全虜之勢,病在足之時矣。”
-
260
貪心不足
- 成語拼音:
- tān xīn bù zú
- 成語解釋:
- 貪得無厭,永不滿足。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汝貪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并吾界!”
* zu成語,zu的成語,帶z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