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的成語 (418個)
-
201
翹首企足
- 成語拼音:
- qiáo shǒu qǐ zú
- 成語解釋:
- 仰起頭,踮起腳。形容盼望殷切。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翹足引領,望內響應。”
-
202
七推八阻
- 成語拼音:
- qī tuī bā z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意為難。
- 成語出處:
- 明 高明《琵琶記 蔡公逼試》:“我教你赴選,也只是要改換門閭,光顯祖宗,你卻七推八阻,有這許多說話。”
-
203
情同手足
- 成語拼音:
- qíng tóng shǒu zú
- 成語解釋:
- 情:交誼;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親兄弟一樣。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1回:“辛環曰:‘名雖各姓,情同手足。’”
-
204
千推萬阻
- 成語拼音:
- qiān tuī wàn zǔ
- 成語解釋:
- 推:推拖。阻:阻攔。多次推拖阻攔。形容百般推辭、拒絕。
- 成語出處:
- 明·朱權《荊釵記》第四十六出:“鄧尚書說親,直恁千推萬阻;見王太守樂意,卻不顧五典三綱。”
-
205
齊足并馳
- 成語拼音:
- qí zú bìng chí
- 成語解釋:
- 馳:疾行,馳驅。并行前進,不分先后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
-
206
齊足并驅
- 成語拼音:
- qí zú bìng qū
- 成語解釋:
- 謂齊頭并進,不分高下。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彭羕傳》:“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并驅。”
-
207
七足八手
- 成語拼音:
- qī zú bā shǒu
- 成語解釋:
- 見“七腳八手”。
- 成語出處:
- 沙汀《替身》:“這時候,那個可憐的鹽客,已經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
208
翹足而待
- 成語拼音:
- qiáo zú ér dài
- 成語解釋:
- 踮起腳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
-
209
蹺足而待
- 成語拼音:
- qiāo zú ér dài
- 成語解釋:
- 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
210
企足而待
- 成語拼音:
- qǐ zú ér dài
- 成語解釋:
- 抬起腳后跟等著。比喻盼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 成語出處:
-
211
企足矯首
- 成語拼音:
- qǐ zú jiǎo shǒu
- 成語解釋:
- 企足:踮起腳后跟;矯:通“翹”,舉起。踮起腳跟抬起頭。比喻殷切地盼望
- 成語出處:
- 宋·呂祖謙《東萊博議》:“巍然被袞,號稱天子,顧乃企足矯首待晉之予奪以為輕重,何其衰也。”
-
212
翹足可待
- 成語拼音:
- qiào zú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翹足:抬起腳。一舉足的時間內即可等到。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 成語出處:
- 清·夏燮《中西紀事·庚申換約之役》:“種種危亡,翹足可待,又安有掃蕩廓清之日。”
-
213
蹺足抗手
- 成語拼音:
- qiāo zú kàng shǒu
- 成語解釋:
- 手舞足蹈貌。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門生為師相中玄高公六十壽序》:“今天子基命宥密,孰與成王賢,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薄海內外皆蹺足抗手,歌頌盛德。”
-
214
蹺足抗首
- 成語拼音:
- qiāo zú kàng shǒu
- 成語解釋:
- 踮起腳跟,仰起頭。形容熱切期望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揚雄《長楊賦》:“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綏,莫不蹺足抗首,請獻厥珍。”
-
215
翹足企首
- 成語拼音:
- qiáo zú qǐ shǒu
- 成語解釋:
- 翹足:抬起腳。抬起腳仰著頭。形容殷切盼望
- 成語出處:
- 清·汪琬《送王進士之任揚州序》:“吾見憾者方在燕市,而慶者已翹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間矣。”
-
216
輕卒銳兵
- 成語拼音:
- qīng zú ruì bīng
- 成語解釋:
- 輕卒:輕裝的士兵。銳兵:銳利的武器。輕裝勇猛的士兵,手拿鋒利的武器。形容部隊戰斗力很強。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濟上之軍,奉令擊齊,大勝之。輕卒銳兵,長驅至國。”
-
217
翹足引領
- 成語拼音:
- qiáo zú yǐn lǐng
- 成語解釋:
- 踮塌鄶,伸長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翹足引領,望風響應。”
-
218
日計不足,歲計有余
- 成語拼音:
- rì jì bù zú,suì jì yǒu yú
- 成語解釋:
- 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獲。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真訓》:“其道可以大美興,而難以算計舉也。是故日計之不足,而歲計之有余。”
-
219
人給家足
- 成語拼音:
- rén jǐ jiā zú
- 成語解釋:
- 給:富裕,充足。家家戶戶豐衣足食。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準書》:“漢興七十余年,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
-
220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 成語拼音:
- rén wéi dāo zǔ,wǒ wéi yú ròu
- 成語解釋:
-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別人手里,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 zu成語,zu的成語,帶z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