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u的成語 (995個)

    161

    飛土逐害

    成語拼音:
    fēi tǔ zhú hài
    成語解釋:
    拋擲土丸以逐禽獸。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孝子不忍見其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害’之謂也。”
    162

    飛土逐肉

    成語拼音:
    fēi tǔ zhú ròu
    成語解釋:
    見“飛土逐害”。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夫飛土逐肉,兒戲之常。”
    163

    飛土逐宍

    成語拼音:
    fēi tǔ zhú ròu
    成語解釋:
    宍:同“肉”,指禽獸。拋擲土丸以驅逐禽獸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宍’之謂也。”
    164

    飛蠅垂珠

    成語拼音:
    fēi yíng chuí zhū
    成語解釋:
    垂:掛下。眼前像有群蠅飛動,串珠垂掛。比喻眼睛昏花
    成語出處:
    《舊唐書·白居易傳》:“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發早衰白,瞀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者,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之所致。”
    165

    風檐刻燭

    成語拼音:
    fēng yán kè zhú
    成語解釋:
    風檐:科舉時代的考場。指科舉時代考場寒冷,時間緊迫,十分艱苦
    成語出處:
    清·鈕琇《觚剩·五經中式》:“查林二公乃能于風檐刻燭時,立就二十三藝,洵未易才。”
    166

    放鷹逐犬

    成語拼音:
    fàng yīng zhú quǎn
    成語解釋:
    指打獵。
    成語出處:
    《明史·韓文傳》“擊球走馬,放鷹逐犬,俳優雜劇,錯陳于前。”
    167

    斧鉞之誅

    成語拼音:
    fǔ yuè zhī zhū
    成語解釋:
    鉞: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鉞殺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成語出處:
    《莊子 至樂》:“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此乎?'”
    168

    風中秉燭

    成語拼音:
    fēng zhōng bǐng zhú
    成語解釋:
    秉:拿著。風中拿著燭易滅。比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海門張仲村樂堂》第一折:“我將世事都參透,幻身軀似風中秉燭,可憐見便似兀那水上浮漚。”
    169

    風燭殘年

    成語拼音:
    fēng zhú cán nián
    成語解釋:
    風燭:風中的燭火。風中的燭火隨時都可能熄滅;人生垂暮之年的殘余時日;隨時都可能完結。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長久了。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只這風燭殘年,沒的倒得眼淚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170

    風燭草露

    成語拼音:
    fēng zhú cǎo lù
    成語解釋:
    風中之燭易滅,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臨近死亡。明·楊慎《洞天玄記》四折:“人生一世,猶如石火電光,壽算百年,恍若風燭草露。”
    成語出處:
    明·楊慎《洞天玄記》四折:“人生一世,猶如石火電光,壽算百年,恍若風燭草露。”
    171

    付諸東流

    成語拼音:
    fù zhū dōng liú
    成語解釋:
    付:交給;諸:之于;東流:向東流的江河。投入滾滾東流的江河中;一去再不回來。比喻希望落空;前功盡棄。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而前此勤勞貯蓄所得之結果,遂付諸東流。”
    172

    付諸度外

    成語拼音:
    fù zhū dù wài
    成語解釋:
    度外:心意計度之外。放在考慮之外,形容不計安危、成敗的行為
    成語出處: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一章:“自身生死且尚付諸度外,毀譽更不計及也。”
    173

    父紫兒朱

    成語拼音:
    fù zǐ ér zhū
    成語解釋:
    紫: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服;朱:唐代五品以上的官服。指父子均為高官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黃粱》:“一言之合,榮膺圣眷,父紫兒朱,恩寵為極。”
    174

    付諸洪喬

    成語拼音:
    fù zhū hóng qiáo
    成語解釋:
    洪喬:晉朝人,姓殷名羨,字洪喬。比喻書信遺失。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殷洪喬作豫章郡,臨去,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既至石頭,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
    175

    飛珠濺玉

    成語拼音:
    fēi zhū jiàn yù
    成語解釋:
    形容水的飛濺猶如珠玉一般。
    成語出處:
    176

    鳳翥鸞回

    成語拼音:
    fèng zhù luán huí
    成語解釋:
    翥:高飛。比喻書法筆勢飛動舒展。
    成語出處:
    晉 陸機《浮云賦》:“鸞翔鳳翥,鴻驚鶴飛,鯨鯢溯波,鮫鱷沖道。”
    177

    鳳翥龍蟠

    成語拼音:
    fèng zhù lóng pán
    成語解釋:
    像鳳凰飛舞,蛟龍盤曲。比喻體勢的飛揚勁建,回旋多姿。
    成語出處:
    《晉書·王羲之傳論》:“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178

    鳳翥鸞翔

    成語拼音:
    fèng zhù luán xiáng
    成語解釋:
    像鳳凰高飛。比喻女子婚姻美滿得意。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祭孔氏女文》:“我女之嫁,鳳翥鸞翔。我女之行,山遙水長。”
    179

    鳳翥龍翔

    成語拼音:
    feng zhu long xiang
    成語解釋:
    龍飛鳳舞,形容風采姿態的高超。翥:鳥飛。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陵寢紀》:“山趨水會,鳳翥龍翔,信乾坤之……”
    180

    鳳翥龍驤

    成語拼音:
    fèng zhù lóng xiāng
    成語解釋:
    形容奮發有為。
    成語出處:
    明·孫柚《琴心記·牛酒交歡》:“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鳳翥龍驤,燕友逢春,鶯朋出谷。”
    * zhu成語,zhu的成語,帶z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