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u的成語 (995個)

    141

    盜憎主人

    成語拼音:
    dào zēng zhǔ rén
    成語解釋:
    主人:物主。盜賊憎恨被他所盜竊的物主。比喻邪惡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五年》:“盜憎主人,民惡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難。”
    142

    睹著知微

    成語拼音:
    dǔ zhù zhī wēi
    成語解釋:
    從明顯的表象,推知到隱微的內情。
    成語出處:
    《文選 王粲〈贈文叔良〉詩》:“探情以華,睹著知微。”李善注:“ 《越絕書》:‘子胥曰:圣人見微知著,睹始知己。’”
    143

    地主之誼

    成語拼音:
    dì zhǔ zhī yì
    成語解釋:
    即招待外地來的客人;當地主人應盡的義務。地主:當地的主人。誼:情誼。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謂子貢曰:‘夫諸侯之會,事既畢矣,侯伯致禮,地主歸餼,以相辭也。’”
    144

    地主之儀

    成語拼音:
    dì zhǔ zhī yí
    成語解釋:
    見“地主之誼”。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三仙》:“未修地主之儀,忽叨盛饌,于理不當。”
    145

    惡跡昭著

    成語拼音:
    è jì zhāo zhù
    成語解釋:
    昭著:顯著,明顯。惡劣的事跡十分明顯,人所共見。形容罪行嚴重。
    成語出處:
    宋·鄭剛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詞,而繼之以今來勘狀,則惡跡昭著。”
    146

    二龍戲珠

    成語拼音:
    èr lóng xì zhū
    成語解釋:
    兩條龍相對,戲玩著一顆寶珠。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戲珠金抹額。”
    147

    飛蛾赴燭

    成語拼音:
    fēi é fù zhú
    成語解釋:
    見“飛蛾赴火”。
    成語出處:
    宋·黃庭堅《演雅》詩:“蛣蜣轉丸賤蘇合,飛蛾赴燭甘死禍。”
    148

    吠非其主

    成語拼音:
    fèi fēi qí zhǔ
    成語解釋:
    吠:狗叫。狗朝著外人亂叫。舊比喻各為其主。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六》:“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149

    伏法受誅

    成語拼音:
    fú fǎ shòu zhū
    成語解釋:
    伏法:由于違法而受處死刑;誅:殺死。犯法被殺。
    成語出處: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150

    傅粉施朱

    成語拼音:
    fù fěn shī zhū
    成語解釋:
    搽粉抹胭脂。指打扮得很妖艷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151

    反客為主

    成語拼音:
    fǎn kè wéi zhǔ
    成語解釋:
    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比喻變被動為主動或變次要為主要。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1回:“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而擒之,此乃反客為主之法。”
    152

    撫梁易柱

    成語拼音:
    fǔ liáng yì zhù
    成語解釋:
    撫:用手托著;易:更換。傳說商紂王手托屋梁,抽換房柱。形容力大無比
    成語出處: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紂倒曳九牛,撫梁易柱。”
    153

    粉面朱唇

    成語拼音:
    fěn miàn zhū chún
    成語解釋:
    白面紅唇。有時形容面顏姣美。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說著,果然出去帶進一個小后生來,較寶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流,似在寶玉之上。”
    154

    風前殘燭

    成語拼音:
    fēng qián cán zhú
    成語解釋: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成語出處:
    梁遇春《致石民書六通》:“良心(交與Nurse)已如風前殘燭,一片冰心,將付之東流矣。”
    155

    焚琴煮鶴

    成語拼音:
    fén qín zhǔ hè
    成語解釋:
    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 洪適《滿江紅》詞:“吹竹彈絲誰不愛,焚琴煮鶴人何肯?”
    156

    粉墻朱戶

    成語拼音:
    fěn qiáng zhū hù
    成語解釋:
    粉:涂飾;朱:紅色。白粉墻磚紅漆大門。指富貴人家
    成語出處:
    《新編五代史平話·漢史》:“知遠將身奔入那莊門,只見粉墻朱戶,畫閣瓊樓。”
    157

    反求諸己

    成語拼音:
    fǎn qiú zhū jǐ
    成語解釋:
    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射者正己而后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158

    附膻逐臭

    成語拼音:
    fù shān zhú chòu
    成語解釋:
    膻:羊臊氣。比喻依附和追隨奸佞
    成語出處:
    清·洪楝園《警黃鐘·宮嘆》:“可憐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鳳攀龍。”
    159

    附膻逐穢

    成語拼音:
    fù shān zhú huì
    成語解釋:
    膻:羊臊氣;穢:污穢,骯臟。比喻依附和追隨奸佞
    成語出處:
    《明史·董傳策傳》:“干進無恥之徒,附膻逐穢,麕集其門。”
    160

    附膻逐腥

    成語拼音:
    fù shān zhú xīng
    成語解釋:
    膻:羊肉的氣味。依附、追逐有膻腥氣味的東西。比喻巴結權貴,追逐個人利益。亦作“附膻逐穢”。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8回:“我們清白門第,斷不至于設招權倚勢之心,那無知小人,便看得咱家是附膻逐腥之地。”
    * zhu成語,zhu的成語,帶z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