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的成語 (995個)
-
621
應答如注
- 成語拼音:
- yìng dá rú zhù
- 成語解釋:
- 應答:回答;注:水往下傾瀉。對答像傾水一樣。形容答話敏捷流利
- 成語出處:
- 明·焦竑《玉堂叢語·文學》:“文學之臣,苦于考索,求者闐門,而先生應答如注。”
-
622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 成語拼音:
- yuān gè yǒu tóu,zhai gè yǒu z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理事情必尋負主要責任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武松捋起雙袖,握著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只要實說,對我一一說知武大死的緣故,便不干涉你!’”
-
623
一鍋煮
- 成語拼音:
- yī guō z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分彼此,一樣看待或處理
- 成語出處: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對具體人應作具體分析,把他們都當作叛亂分子一鍋煮,可能越鬧越亂。”
-
624
依經傍注
- 成語拼音:
- yī jīng bàng zhù
- 成語解釋:
- 依照經典及其注釋。謂說話有根有據。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那世上說謊的也盡多,少不得依經傍注,有個邊際,從沒有見你恁樣說瞞天謊的祖師。”
-
625
研經鑄史
- 成語拼音:
- yán jīng zhù shǐ
- 成語解釋:
- 精研經史。形容學問淵博。
- 成語出處:
-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安老爺雖是研經鑄史的通品,卻是個秤薪量水的外行。”
-
626
一家之主
- 成語拼音:
- yī jiā zhī zhǔ
- 成語解釋:
- 家庭的當家人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秦重道:‘媽媽是一家之主,有甚煩難?’”
-
627
怨家債主
- 成語拼音:
- yuàn jiā zhài zhǔ
- 成語解釋:
- 佛教語,指與我有冤仇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 孔思義《造像題記》:“業道受苦及怨家債主,悉愿布施歡喜,速得神生凈土。”
-
628
一客不煩二主
- 成語拼音:
- 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2回:“一客不煩二主,你不接濟他這一步兒,叫他又往那里借去?”
-
629
一客不犯二主
- 成語拼音:
- 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
-
630
一龍一豬
- 成語拼音:
- yī lóng yī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兩個人高下相差極大。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龍一豬。”
-
631
魚目混珠
- 成語拼音:
- yú mù hùn zhū
- 成語解釋:
- 魚目:魚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魚眼來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 成語出處:
- 漢 魏伯陽《參同契》上卷:“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
-
632
魚目間珠
- 成語拼音:
- yú mù jiān zhū
- 成語解釋:
- 見“魚目混珠”。
- 成語出處:
-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馬光《稷下賦》:“珷玞亂玉,魚目間珠,泥沙漲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蕪。”
-
633
揠苗助長
- 成語拼音:
- yà miáo zhù zhǎng
- 成語解釋:
- 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幫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因而誤了事。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
634
眼內無珠
- 成語拼音:
- yǎn nèi wú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識貨或看不出好壞。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
-
635
易如破竹
- 成語拼音:
- yì rú pò zhú
- 成語解釋:
- 像劈竹子那樣容易。形容辦事順利,毫無阻礙。
- 成語出處:
- 明·陶宗儀《輟耕錄·檄》:“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實先聲,易如破竹。”
-
636
引人矚目
- 成語拼音:
- yǐn rén zhǔ mù
- 成語解釋:
- 矚目:注視。吸引人們注意
- 成語出處:
- 張賢亮《丫頭·婆姨》:“也許我孤陋寡聞,我還真不知道出了什么引人矚目的明星。”
-
637
引人注目
- 成語拼音:
- yǐn rén zhù mù
- 成語解釋:
- 引起別人的注意。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鑼打鼓,引人注目的。”
-
638
玉潤珠圓
- 成語拼音:
- yù rùn zhū yuán
- 成語解釋:
- 潤:細膩光滑。象珠子一樣圓,象玉石一樣光潤。比喻歌聲宛轉優美,或文字流暢明快。
- 成語出處:
- 唐 張文琮《詠水詩》:“方流涵玉潤,圓折動珠光。”
-
639
玉碎珠沉
- 成語拼音:
- yù suì zhū chén
- 成語解釋:
- 比喻美女的死亡。
- 成語出處:
- 《再生緣》第29回:“若非奎璧生謀意,怎么得,玉碎珠沉一旦間。”
-
640
衣食住行
- 成語拼音:
- yī shí zhù xíng
- 成語解釋:
- 泛指穿衣、吃飯、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民生主義》第三講:“大家都能各盡各的義務,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種需要。”
* zhu成語,zhu的成語,帶zh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