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u的成語 (995個)

    581

    仙露明珠

    成語拼音:
    xiān lù míng zhū
    成語解釋:
    比喻人風神秀異。也形容書法秀逸圓潤。
    成語出處:
    唐 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582

    血流如注

    成語拼音:
    xuè liú rú zhù
    成語解釋:
    形容血流得急而多。
    成語出處:
    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 支諾皋中》:“其物匣刃而走,血流如注。”
    583

    翔鸞翥鳳

    成語拼音:
    xiáng luán zhù fèng
    成語解釋:
    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翥:飛舉。鳳凰展翅高飛。比喻富麗的文辭
    成語出處:
    明·孫柚《琴心記·相偕抵舍》:“有志客,必取文章價,翔鸞翥鳳人終愛,黃金白璧時終在。”
    584

    尋流逐末

    成語拼音:
    xún liú zhú mò
    成語解釋:
    猶舍本求末。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呂伯恭書》:“因悟向來涵養功夫全少,而講話又多強探,必取尋流逐末之弊,推類以求,眾病非一,而其源皆在此。”
    585

    朽木枯株

    成語拼音:
    xiǔ mù kū zhū
    成語解釋:
    株:樹根。朽爛的樹根,枯干的樹木。比喻老朽無能之輩
    成語出處:
    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俺道您瓊材玉樹,卻元是朽木枯株。”
    586

    橡茹藿歠

    成語拼音:
    xiàng rú huò zhú
    成語解釋:
    以橡實為飯,豆葉為羹。泛指飲食粗劣。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味菜軒記》:“貴而八珍九鼎之筵,賤而橡茹藿歠之室,莫不有待于味。”
    587

    先入為主

    成語拼音:
    xiān rù wéi zhǔ
    成語解釋:
    指先聽進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占主導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戒,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
    588

    犀燃燭照

    成語拼音:
    xī rán zhú zhào
    成語解釋:
    猶犀照牛渚。
    成語出處:
    清 王韜《使才》:“使臣行轅宜設譯官數員,匯觀各處日報而擷取要略,譯以華文,寄呈總理衙門;則泰西邇日之情形,正如犀燃燭照,無所遁形。”
    589

    形式主義

    成語拼音:
    xíng shì zhǔ yì
    成語解釋:
    給予形而上學的諸形式以首要地位的一種哲學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這種單純建立在‘上級’觀念上的形式主義的態度是很不對的。”
    590

    現實主義

    成語拼音:
    xiàn shí zhǔ yì
    成語解釋:
    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雖可能有張伯倫一類的遷就所謂‘既成事實’的‘現實主義’的調頭出現,但主要的國際勢力將變到進一步地援助中國。”
    591

    心神專注

    成語拼音:
    xīn shén zhuān zhù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592

    挾天子而令諸侯

    成語拼音:
    xié tiān zǐ ér lìng zhū hóu
    成語解釋:
    挾:挾制;諸侯:帝王分封的列國統治者。挾制著皇帝,用其名義號令諸侯。比喻借用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蓄士馬以討后庭,誰能御之?”
    593

    挾天子令諸侯

    成語拼音:
    xié tiān zǐ lìng zhū hóu
    成語解釋:
    挾:挾制;諸侯:帝王分封的列國統治者。挾制著皇帝,用其名義號令諸侯。比喻借用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成語出處:
    元·孔文卿《地藏王證東窗事犯》第一折:“信著個挾天子令諸侯紫綬臣,待損俺守邊塞破敵軍鐵衣郎!”
    594

    挾天子以令諸侯

    成語拼音: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成語解釋: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成語出處: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下卷:“挾天子以令諸侯,諸侯必從,然謂之尊君則不可。”
    595

    胸無成竹

    成語拼音:
    xiōng wú chéng zhú
    成語解釋:
    謂心中沒有完整的謀劃打算。
    成語出處: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四卷:“不熟此書,則胸無成竹,雖有其志,何從措手?”
    596

    馨香禱祝

    成語拼音:
    xīn xiāng dǎo zhù
    成語解釋:
    指燒著香虔誠地向神或佛祈禱祝愿。馨香:燒香的香味;指燒香。
    成語出處:
    《尚書 君陳》:“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597

    曉行夜住

    成語拼音:
    xiǎo xíng yè zhù
    成語解釋:
    見“曉行夜宿”。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趙旭詞畢,作別親友,起程而行。于路饑餐渴飲,夜住曉行。不則一日,來到東京。”
    598

    尋行逐隊

    成語拼音:
    xún xíng zhú duì
    成語解釋:
    猶言成群結隊。形容眾多的人依次成行成隊。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五卷:“眾人尋行逐隊,各據坐頭,討漿索酒。”
    599

    胸有成竹

    成語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成語解釋: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600

    涎玉沫珠

    成語拼音:
    xián yù mò zhū
    成語解釋:
    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濺的美麗景象。
    成語出處:
    唐·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
    * zhu成語,zhu的成語,帶z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