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的成語 (995個)
-
301
扣槃捫燭
- 成語拼音:
- kòu pán mén zhú
- 成語解釋:
- 扣:敲;捫:摸。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
-
302
口吐珠璣
- 成語拼音:
- kǒu tǔ zhū jī
- 成語解釋:
- 珠、璣:都是珠寶,圓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有文采。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因俺夫人聞知蘇軾胸懷錦繡,口吐珠璣,有貫世之才。”
-
303
口誅筆伐
- 成語拼音:
- kǒu zhū bǐ fá
- 成語解釋:
- 口:指言語;誅:責罰;筆:指文字。伐:征討。用言語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成語出處:
- 明 汪廷訥《三祝記 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
-
304
看朱成碧
- 成語拼音:
- kàn zhū chéng bì
- 成語解釋:
- 將紅的看成綠的。形容眼睛發花,視覺模糊。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王僧孺《夜愁》詩:“誰知心眼亂,看朱忽成碧。”
-
305
咳珠唾玉
- 成語拼音:
- ké zhū tuò yù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文措辭優美。
- 成語出處:
- 林學衡《新猛近稍習詞章》詩:“儷白妃青從檢點,咳珠唾玉定紛綸。”
-
306
枯株朽木
- 成語拼音:
- kū zhū xiǔ mù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用的人或物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又癸卯秋書》:“如亮已為枯株朽木,與一世并無所關涉,惟于秘書,不敢不致其區區耳。”
-
307
鸞翱鳳翥
- 成語拼音:
- luán áo fèng zh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字體飄逸,筆勢飛動。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石鼓歌》:“鸞翱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
308
老蚌生珠
- 成語拼音:
- lǎo bàng shēng zhū
- 成語解釋:
- 原比喻年老有賢子。后指老年得子。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陸印傳》:“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
309
老蚌珠胎
- 成語拼音:
- lǎo bàng zhū tāi
- 成語解釋:
- 指老婦人得子
- 成語出處:
- 清 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歲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征一詩為賀兼以識異》:“金環乘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
-
310
鏤冰斸雪
- 成語拼音:
- lòu bīng zhú xuě
- 成語解釋:
- 比喻構思新穎精巧
- 成語出處:
- 清·劉大櫆《皖江酬唱集》序:“予唱汝和,無往不復,鏤冰斸雪,纂組繽紛。”
-
311
綠鬢朱顏
- 成語拼音:
- lǜ bìn zhū yán
- 成語解釋:
- 形容年輕美好的容顏,借指年輕女子
- 成語出處:
- 宋 晏殊《少年游》詞:“綠鬢朱顏,道家裝束,長似少年時。”
-
312
龍飛鳳翥
- 成語拼音:
- lóng fēi fèng zhù
- 成語解釋:
- 形容筆勢雄奇飛動。
- 成語出處:
-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玩具·秦璽始末》:“其文龍飛鳳翥,不足擬其勢。”
-
313
鸞飛鳳翥
- 成語拼音:
- luán fēi fèng zhù
- 成語解釋:
- 鸞鳳飛舉。喻仕途得意。
- 成語出處:
- 明·李東陽《祭李都憲母文》:“及夫棘寺之錫,烏臺之命,鸞飛鳳翥,蔚乎其相宣也。”
-
314
流風遺躅
- 成語拼音:
- liú fēng yí zhú
- 成語解釋:
- 流風:遺風。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和陳跡
- 成語出處:
- 金·蔡松年《雨中花》詞序:“方今天壤間,蓋第一勝絕之境,有意十筑于斯,雅詠玄虛,不談世事,起其流風遺躅。”
-
315
老龜煮不爛,移禍于枯桑
- 成語拼音:
- lǎo guī zhǔ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
- 成語解釋:
- 移禍:嫁禍。把禍患轉嫁給別人。比喻有罪過的人安然無事,嫁禍于無辜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5卷:“險些兒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龜煮不爛,移禍于枯桑。”
-
316
鏤簋朱紱
- 成語拼音:
- lòu guǐ zhū fú
- 成語解釋:
- 鏤:刻;簋:盛食物的器具;朱:涂上紅彩;紱:古代帽子的系帶。用刻有花紋的簋和紅色的帽帶。形容生活的奢華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管仲鏤簋朱紱。”
-
317
鸞回鳳翥
- 成語拼音:
- luán huí fèng zhù
- 成語解釋:
- 形容舞姿優美。
- 成語出處:
- 前蜀·牛希濟《臨江仙》:“風引寶衣疑欲舞,鸞回鳳翥堪驚。”
-
318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 成語拼音:
-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 成語解釋:
-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 成語出處:
- 元 楊顯之《酷寒亭》楔子:“這個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則是誤傷人命。”
-
319
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 成語拼音:
-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zhù
- 成語解釋:
-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 成語出處:
- 明·洪楩《楊溫攔路虎傳》:“今見將軍,乃是我恩人,卻在此被劫,自當效力相助!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
320
劣跡昭著
- 成語拼音:
- liè jì zhāo zhù
- 成語解釋:
- 劣:惡劣;昭著:明顯。惡劣的事跡非常明顯。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對于國民黨的舊工作人員,只要有一技之長而不是反動有據或劣跡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維持,不要裁減。”
* zhu成語,zhu的成語,帶zh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