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ong的成語 (1107個)

    841

    責己重以周,待人輕以約

    成語拼音:
    zé jǐ zhòng yǐ zhōu,dài rén qīng yǐ yuē
    成語解釋:
    周:周到,引申為嚴格;約:簡單,引申為不苛求。要求自己嚴格,對待別人要寬厚
    成語出處:
    唐·韓愈《原毀》:“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842

    眾口嗷嗷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áo áo
    成語解釋:
    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饑餓而嗷嗷哀號。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說什么貧不憂愁富不驕,赤緊的眾口嗷嗷。”
    843

    中看不中吃

    成語拼音:
    zhōng kàn bù zhōng chī
    成語解釋:
    比喻外表好看,其實不中用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4卷:“卻而今沒蛇得弄,中看不中吃,要來無干。”
    844

    中看不中用

    成語拼音:
    zhōng kàn bù zhōng yòng
    成語解釋:
    比喻外表好看,其實不中用
    成語出處:
    許地山《玉官》:“槍炮軍艦都如明器,中看不中用。”
    845

    忠款誠信

    成語拼音:
    zhōng kuǎn chéng xìn
    成語解釋:
    款:誠懇。真誠守信,沒有二心
    成語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齊桓衛姬頌》:“齊桓衛姬,忠款誠信。”
    846

    中饋乏人

    成語拼音:
    zhōng kuì fá rén
    成語解釋:
    中饋:古時指婦女在家中主持飲食等事,引申指妻室;乏:缺少。指沒有妻子。
    成語出處:
    《周易 家人》:“無攸遂,在中饋。”
    847

    眾口紛紜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fēn yún
    成語解釋:
    紛紜:多而姑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眾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848

    眾口交傳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chuán
    成語解釋:
    眾人輾轉述說。
    成語出處:
    清 陳天華《警世鐘》:“就是不幸受傷身死,眾口交傳,全國哀痛,還要鑄幾個銅像,立幾個石碑,萬古流芳,永垂不朽。”
    849

    眾口交攻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gōng
    成語解釋:
    交:俱,共。許多人一起用話語攻擊
    成語出處:
    《明史·王應熊傳》:“言陛下召應熊,必因其秉國之日,眾口交攻,以為孤立無黨,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聯。”
    850

    眾口交薦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jiàn
    成語解釋:
    交:俱,共。許多人一致推薦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2回:“玄宗見眾口交薦李白之才,便傳旨贈李白以五品冠帶朝見。”
    851

    眾口交詈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lì
    成語解釋:
    眾人一致責罵。
    成語出處:
    清 夏燮《中西紀事 海疆殉難記上》:“牛督擁兵護逃,眾口交詈。”
    852

    眾口交贊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zàn
    成語解釋:
    眾人交相贊美。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九回:“列公,你看只一個長姐兒,也會鬧得這等千里逢迎,眾口交贊,可見‘聲氣’這途也不可不走的。”
    853

    眾口難調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nán tiáo
    成語解釋:
    眾人的口味很難調配恰當。比喻難以讓所有的人都滿意。調:調理;調配。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歸田錄》第一卷:“和傅說之羹,實難調于眾口。”
    854

    眾口如一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rú yī
    成語解釋: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同“眾口一辭”。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吏部一 都給事升轉》:“而謂科臣但當內擢,其最不肖者間出一二人于外,則眾口如一。”
    855

    眾口鑠金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成語解釋:
    人人這么說;足以熔化金(鑠:熔化)。比喻輿論力量大;也比喻謠言多使是非混淆。
    成語出處:
    《國語 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856

    眾口爍金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成語解釋:
    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景帝紀》:“眾口爍金,積毀銷骨。”
    857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jī huǐ xiāo gǔ
    成語解釋: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858

    眾口同聲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成語解釋:
    大家所說的都一樣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9回:“但見朱仙鎮上的百姓,一路攜老挈幼,頭頂香盤,挨挨擠擠,眾口同聲攀留元帥,哭聲震地。”
    859

    眾口相傳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xiāng chuán
    成語解釋:
    眾人輾轉述說。見“眾口交傳”。
    成語出處: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禮部的調查毫無結果,于是只能回奏:當時眾口相傳,首先訛傳者無法查明。”
    860

    眾口銷金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xiāo jīn
    成語解釋:
    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比喻輿論影響的強大。亦喻眾口同聲可混淆視聽。見“眾口鑠金”。
    成語出處:
    漢 焦贛《易林 萃之巽》:“眾口銷金,愆言不驗。”
    * zhong成語,zhong的成語,帶zh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