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ong的成語 (1107個)

    821

    眾好必察

    成語拼音:
    zhòng hào bì chá
    成語解釋:
    眾好:大家喜愛。大家都喜歡的不一定就好,必須加以考查,才可以確認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靈公》:“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822

    眾毀所歸

    成語拼音:
    zhòng huǐ suǒ guī
    成語解釋:
    毀:毀謗。眾人的毀謗歸在一起。形容被大家所不齒
    成語出處:
    漢·楊惲《報孫會宗書》:“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惲親行之。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
    823

    重厚少文

    成語拼音:
    zhòng hòu shǎo wén
    成語解釋: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飾。《史記·高祖本紀》:“已而呂后問:‘階下百歲后,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陳平智有余,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成語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已而呂后問:‘階下百歲后,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陳平智有余,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824

    眾虎同心

    成語拼音:
    zhòng hǔ tóng xīn
    成語解釋:
    許多虎一條心做事。比喻眾多有本事的人團結一致,力量會更大。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七回:“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
    825

    眾毀銷骨

    成語拼音:
    zhòng huǐ xiāo gǔ
    成語解釋:
    指眾多的毀謗,可以銷熔人的骨骼。比喻讒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宋 李綱《宮詞謝表》:“眾毀銷骨,雖貽投抒之嗟;太陽中天,必冀容光之照。”
    826

    眾好眾惡

    成語拼音:
    zhòng hào zhòng wù
    成語解釋:
    眾人喜愛或眾人厭惡。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827

    忠厚長者

    成語拼音:
    zhōng hòu zhǎng zhě
    成語解釋:
    忠實厚道、年高望重的人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七章:“當時的‘輿論’都稱贊黎是‘忠厚長者’和‘穩健派’。”
    828

    忠君愛國

    成語拼音:
    zhōng jūn ài guó
    成語解釋:
    對君主忠貞,對國家摯愛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此人雖則商賈之流,倒也有些忠君愛國之心、排患解紛之略。”
    829

    忠君報國

    成語拼音:
    zhōng jūn bào guó
    成語解釋:
    忠于國君,報效國家
    成語出處:
    元·鄭光祖《伊尹耕萃》第二折:“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濟世安民,忠君報國,乃是男兒所為。”
    830

    中江舉帆

    成語拼音:
    zhōng jiāng jǔ fān
    成語解釋:
    中:到中心;舉:升起,揚起。到江中心升起船帆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
    831

    踵接肩摩

    成語拼音:
    zhǒng jiē jiān mó
    成語解釋:
    摩肩接踵。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多,擁擠不堪。
    成語出處:
    清·金捧閶《守一齋筆記·蘆花會》:“忽金鼓喧闐,儀衛甚盛,觀者踵接肩摩。”
    832

    重金兼紫

    成語拼音:
    zhòng jīn jiān zǐ
    成語解釋:
    謂一門中有數人佩金印紫綬,極言榮顯。秦漢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綬。
    成語出處:
    《后漢書·宦者傳·呂強》:“中常侍曹節、王甫、張讓等,及侍中許相,并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繼為蕃輔。”李賢注:“金印紫綬。重、兼,言累積也。”
    833

    嘴尖皮厚腹中空

    成語拼音:
    zuǐ jiān pí hòu fù zhōng kōng
    成語解釋:
    說話尖酸刻薄,臉皮厚,腹中沒有真才實學
    成語出處: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有一副對子,是替這種人畫像的。那對子說: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834

    重跡屏氣

    成語拼音:
    zhòng jì píng qì
    成語解釋:
    見“重足屏氣”。
    成語出處:
    《北齊書·酷吏傳·盧裴》:“又伺察官人罪失,動即奏聞,朝士見之,莫不重跡屏氣,皆目之為盧校事。”《北史·恩幸傳·穆提婆》:“令萱則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則唐邕之徒,皆重跡屏氣。”
    835

    眾建賢才

    成語拼音:
    zhòng jiàn xián cái
    成語解釋: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上時政疏》:“蓋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非眾建賢才,不足以保守。”
    836

    踵跡相接

    成語拼音:
    zhǒng jì xiāng jiē
    成語解釋:
    同“踵趾相接”。
    成語出處:
    清·昭梿《嘯亭雜錄·梁提督》:“自叢嵐疊嶂間以刀掘路,士卒各懷一鐵釘,踵跡相接,攀釘而上。”
    837

    重金襲湯

    成語拼音:
    zhòng jīn xí tāng
    成語解釋:
    謂幾重金城湯池,防守非常堅固。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評項羽誅韓生》:“疏斥忠良,猜忌有功,使臣下皆無親附之意,推此道理行之,雖重金襲湯,不能以一日守也。”
    838

    踵決肘見

    成語拼音:
    zhǒng jué zhǒu jiàn
    成語解釋:
    踵:腳后跟,伢指鞋后跟;決:裂開。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來,拔一拔鞋,腳后跟露了出來。形容非常貧窮。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839

    肘見踵決

    成語拼音:
    zhǒu jiàn zhǒng jué
    成語解釋:
    見:出現;踵:腳后跟,指鞋后跟;決:裂開。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來,拔一拔鞋,腳后跟露了出來。形容非常貧窮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讓王》:“捉衿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840

    責己重,待人輕

    成語拼音:
    zé jǐ zhòng,dài rén qīng
    成語解釋:
    要求自己嚴格,對待別人要寬厚
    成語出處:
    唐·韓愈《原毀》:“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 zhong成語,zhong的成語,帶zh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