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的成語 (539個)
-
161
匡亂反正
- 成語拼音:
- kuāng luàn fǎn zhèng
- 成語解釋: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禮廢樂崩,追修經術,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于正。”
-
162
匡謬正俗
- 成語拼音:
- kuāng miù zhèng sú
- 成語解釋: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成語出處:
- 唐·顏師古有《匡謬正俗》八卷。田北湖《與某生論韓文書》:“嗟呼!后人之于古人,人譽亦譽,人毀亦毀,因其一節之長,遺其全體之短,習非勝是,好惡不公,有起而匡謬正俗者,輒謂傷忠厚焉。”
-
163
苦爭惡戰
- 成語拼音:
- kǔ zhēng è zhàn
- 成語解釋:
- 艱苦的征戰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九宮八卦陣》第一折:“我也曾苦爭惡戰數千番,但行處忘生舍死何曾慢。”
-
164
苦征惡戰
- 成語拼音:
- kǔ zhēng è zhàn
- 成語解釋:
- 艱苦的征戰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慶賞端陽》第一折:“某姓秦名瓊自叔寶,立唐以來,苦征惡戰,累建功勛。”
-
165
匡正綱紀
- 成語拼音:
- kuāng zhèng gāng jì
- 成語解釋:
- 指糾正法度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何敞傳》:“上當匡正綱紀,下當濟安元元。”
-
166
苛政猛虎
- 成語拼音:
- kē zhèng měng hǔ
- 成語解釋:
- 苛政:殘暴地統治。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還要兇惡暴虐
- 成語出處:
- 續范亭《老婦行》:“軍閥盜賊真可惡!苛政猛虎向誰訴?”
-
167
苛政猛于虎
- 成語拼音:
-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 成語解釋:
- 苛政:指反動統治階級對人民進行殘酷壓迫剝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賦稅等。反動統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還要兇惡暴虐。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
168
兩虎相爭
- 成語拼音:
-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
- 成語解釋:
- 兩只老虎相互爭斗。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斗。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 秦策二》:“今兩虎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史記 春申君列傳》:“天下莫強于秦楚,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與斗。”〖示例〗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為何,近日只要與上大夫趙正卿爭朝,我想~,必有一傷。 ★明 徐元《八義記 張維評話》
-
169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 成語拼音:
-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bì yǒu yī sh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嚴重損害
- 成語出處:
- 明·徐元《八義記·張維評話》:“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為何,近日只要與上大夫趙正卿爭朝,我想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
170
廉明公正
- 成語拼音:
-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廉明:清廉,不貪污受賄。不貪污受賄,清明公正。
- 成語出處:
-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第十一卷:“以爾廉平公正,命長郡治。”
-
171
來日正長
- 成語拼音:
- lái rì zhè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表示事有可為或將來還有機會
- 成語出處:
- 巴金《雨》:“來日正長,不要貪圖現在就賣掉了未來。”
-
172
凜然正氣
- 成語拼音:
- lǐn rán zhèng qì
- 成語解釋:
- 凜然:整肅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氣:正直的氣概。形容極威嚴的英雄氣概,使人敬畏
- 成語出處:
- 陶斯亮《一封終于發出的信》:“您當時神態是那樣地嚴肅,坦然,眉宇間凜然正氣,使我僅有的一點疑問如煙消云散了。”
-
173
良師諍友
- 成語拼音:
- liáng shī zhèng yǒu
- 成語解釋:
- 良:好;諍: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師;能夠直言相勸的朋友。也指能使人獲得教益和幫助的人。
- 成語出處:
-
174
魯衛之政
- 成語拼音:
- lǔ wèi zhī zhèng
- 成語解釋:
- 語出《論語·子路》:“魯衛之政,兄弟也。”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因以比喻情況相同或相似。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子路》:“魯衛之政,兄弟也。”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
-
175
愣眼巴睜
- 成語拼音:
- lèng yǎn bā zhēng
- 成語解釋:
- 愣:呆,失神。由于吃驚而眼發直
- 成語出處:
-
176
理正詞直
- 成語拼音:
- lǐ zhèng cí zhí
- 成語解釋:
- 道理正當,言詞樸直。
- 成語出處:
- 宋·樓鑰《答綦君更生論文書》:“心平氣和,理正詞直,然后為文之體,可以追配古作。”
-
177
龍爭虎斗
- 成語拼音:
- lóng zhēng hǔ dòu
- 成語解釋: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呂太后,枉以后龍爭虎斗,都是俺鸞交鳳友。”
-
178
龍睜虎眼
- 成語拼音:
- lóng zhēng hǔ y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蠻橫霸道。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5回:“他家一門都是龍睜虎眼的腳色,只有三老還是個盛德人。”
-
179
龍戰虎爭
- 成語拼音:
- lóng zhàn hǔ zhēng
- 成語解釋:
- 同“龍爭虎斗”。
- 成語出處:
- 漢·班固《答賓戲》:“分裂諸夏,龍戰虎爭。”
-
180
龍爭虎戰
- 成語拼音:
- lóng zhēng hǔ zhàn
- 成語解釋:
- 同“龍爭虎斗”。
- 成語出處:
- 宋·孫光憲《河傳》詞:“龍爭虎戰分中土,人無主,桃葉江南渡。”
* zheng成語,zheng的成語,帶zhe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