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eng的成語 (539個)

    241

    棄邪從正

    成語拼音:
    qì xié cóng zhèng
    成語解釋:
    謂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為后帝伐魏詔》:“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242

    棄邪歸正

    成語拼音:
    qì xié guī zhèng
    成語解釋:
    指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成語出處:
    清 鈕琇《觚剩 舒氏義烈》:“今公已棄邪歸正,承襲王封。”
    243

    去邪歸正

    成語拼音:
    qù xié guī zhèng
    成語解釋:
    指去掉邪惡,歸于正道。
    成語出處:
    《三國志 蜀志 后主傳》:“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漢中,營沔北陽平石馬。”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載后主劉禪詔曰:“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244

    清源正本

    成語拼音:
    qīng yuán zhèng běn
    成語解釋:
    謂從根本上整頓清理,徹底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文史知識》:“對每一種文體的發生,發展和演變,都需要客觀地分析,清源正本,了解其在歷史長河中所起的作用。”
    245

    清原正本

    成語拼音:
    qīng yuán zhèng běn
    成語解釋:
    清理水的源頭,扶正樹的根。比喻從根本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刑法志》:“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
    246

    清正廉潔

    成語拼音:
    qīng zhèng lián jié
    成語解釋:
    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廉潔
    成語出處:
    陸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為有很多人開始時都是想當一個清正廉潔的官,天長日久之后就忘記了初衷。”
    247

    齊整如一

    成語拼音:
    qí zhěng rú yī
    成語解釋:
    非常整齊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鄭渾傳》:“入魏郡界,村落齊整如一,民得財足用饒。”
    248

    奇正相生

    成語拼音:
    qí zhèng xiāng shēng
    成語解釋:
    正面作戰與奇襲相結合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兵法·勢》:“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249

    人存政舉

    成語拼音:
    rén cún zhèng jǔ
    成語解釋:
    舊指一個掌握政權的人活著的時候,他的政治主張便能貫徹。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250

    日邁月征

    成語拼音:
    rì mài yuè zhēng
    成語解釋:
    日月不停地運轉。比喻時間不斷推移。
    成語出處:
    語出《詩 小雅 小宛》:“我日斯邁,而月斯征。”鄭玄箋:“邁、征,皆行也。”
    251

    人亡政息

    成語拼音:
    rén wáng zhèng xī
    成語解釋:
    亡:失去,死亡;息:廢,滅。舊指一個掌握政權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著停頓下來。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252

    人自為政

    成語拼音:
    rén zì wéi zhèng
    成語解釋:
    各人推行自己的主張。比喻各行其是。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格局》:“傳奇格局,有一定而不可移者,有可仍、可改,聽人自為政者。”
    253

    日征月邁

    成語拼音:
    rì zhēng yuè mài
    成語解釋:
    喻指時間不斷推移。
    成語出處:
    明·沈榜《宛署雜記·宣諭》:“日征月邁,寒暑衣褐。”
    254

    上梁不正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成語解釋:
    比喻上面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干壞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做的個上梁不正,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255

    上梁不正下梁歪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成語解釋:
    上梁: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成語出處:
    晉 楊泉《物理論》:“上不正,下參差。”
    256

    尸祿害政

    成語拼音:
    shī lù hài zhèng
    成語解釋:
    尸祿:受祿而不盡職。受祿而無作為,有害政事
    成語出處:
    《晉書·劉頌傳》:“賢能常居位,以善事訚劣,不得以尸祿害政。”
    257

    三媒六證

    成語拼音:
    sān méi liù zhèng
    成語解釋:
    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還必須有媒人介紹。表示鄭重其事。
    成語出處:
    元 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我大茶小禮,三媒六證,親自娶了個夫人。”
    258

    神清氣正

    成語拼音:
    shén qīng qì zhèng
    成語解釋:
    正:純正。心神清越,氣質純正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慶長生》第一折:“則愿的朱顏不更,神清氣正,萬年歡樂永長生。”
    259

    恃強爭霸

    成語拼音:
    shì qiáng zhēng bà
    成語解釋:
    憑借自己的強大爭奪霸權
    成語出處:
    丁寅生《孔子演義》第一回:“只為他生在恃強爭霸、政出權門的春秋時代,和他所抱的王道主意,有些捍格不通,以致棲棲皇皇了一世。”
    260

    十鼠爭穴

    成語拼音:
    shí shǔ zhēng xué
    成語解釋:
    穴:動物的窠巢。比喻壞人聚集互相爭斗
    成語出處:
    《梁書·元帝紀》:“侯景奔竄,十鼠爭穴,郭默清夷,晉熙附義。”
    * zheng成語,zheng的成語,帶zh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