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e的成語 (242個)

    121

    施仁布澤

    成語拼音:
    shī rén bù zé
    成語解釋:
    施:給予;布:布施;澤:恩澤。給人以仁德和恩惠
    成語出處:
    明·沈受先《三元記·格天》:“馮商的,馮商的,積功累德;馮商的,馮商的,施仁布澤。”
    122

    深仁厚澤

    成語拼音:
    shēn rén hòu zé
    成語解釋:
    謂深厚的仁愛和恩惠。
    成語出處:
    宋·陳亮《書后》:“初,天圣、明道之間,太祖、太宗、真宗以深仁厚澤涵養天下蓋七十年。”
    123

    山銳則不高

    成語拼音:
    shān ruì zé bù gāo
    成語解釋:
    比喻人太露鋒茫,就成不了大事。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山銳則不高,水徑則不深。”
    124

    深山大澤

    成語拼音:
    shēn shān dà zé
    成語解釋:
    澤:湖泊。深邃的山野和廣闊的湖澤。引申為窮鄉僻壤。比喻詩文境界深遠恢弘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23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蛇。”
    125

    守土有責

    成語拼音:
    shǒu tǔ yǒu zé
    成語解釋:
    指軍人或地方官有保衛國土的責任。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地方官守土有責,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辦理‘團練’,以求自保。”
    126

    身無擇行

    成語拼音:
    shēn wú zé xíng
    成語解釋:
    謂一身行為遵循法則而無其它選擇。
    成語出處:
    《孝經·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127

    率由舊則

    成語拼音:
    shuài yóu jiù zé
    成語解釋:
    率:遵循;舊則:老法規。完全依循舊規辦事。同“率由舊章”。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書 任城陳蕭王傳》:“萬邦既化,率由舊則。”
    128

    死有余責

    成語拼音:
    sǐ yǒu yú zé
    成語解釋:
    猶死有余辜。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幸得充位宰相,不能進賢退不肖,以此負國,死有余責。”
    129

    山吟澤唱

    成語拼音:
    shān yín zé chàng
    成語解釋:
    山歌民謠。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序》:“夫兔人葛婦,不班于黼芾;山吟澤唱,無謂于律呂。”
    130

    事預則立

    成語拼音:
    shì yù zé lì
    成語解釋:
    指無論做什么事,事前有準備就會成功,沒有準備就要失敗。
    成語出處:
    《禮記·中庸》:“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131

    搜揚仄陋

    成語拼音:
    sōu yáng zè lòu
    成語解釋:
    搜:尋求;揚:舉薦,選拔;仄:通“側”;仄陋:指微賤的人。搜羅和舉薦地位卑微的賢人
    成語出處:
    《晉書·紀瞻傳》:“先王身下白屋,搜揚仄陋,使山無扶蘇之才,野無《伐檀》之詠。”
    132

    水至清則無魚

    成語拼音: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成語解釋: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133

    稍縱則逝

    成語拼音:
    shāo zòng zé shì
    成語解釋:
    縱: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成語出處:
    清·郎廷槐《師友詩傳錄》:“當其觸物興懷情來神會,機栝躍如,如兔起鶻落,稍縱則逝矣。”
    134

    手澤之遺

    成語拼音:
    shǒu zé zhī yí
    成語解釋:
    手澤:為手汗所沾潤。指先人遺物。
    成語出處:
    《禮記 玉藻》:“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
    135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成語拼音:
    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成語解釋: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擁護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成語出處:
    《孫卿子》:“孔子對魯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不危焉。’”
    136

    同袍同澤

    成語拼音:
    tóng páo tóng zé
    成語解釋:
    袍:長衣服的通稱;澤:內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愛,同仇敵愾。比喻共事的關系(多指軍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成語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137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語解釋:
    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成語出處:
    清 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138

    探幽窮賾

    成語拼音:
    tàn yōu qióng zé
    成語解釋:
    幽:深;賾:幽深難見。探索深奧隱微的事理
    成語出處:
    《晉書·潘岳傳》:“抽繹微言,啟發道直。探幽窮賾,故故知新。”
    139

    探賾鉤深

    成語拼音:
    tàn zé gōu shēn
    成語解釋:
    探索幽隱,求取深意。語本《易·系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
    成語出處:
    語出《易·系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
    140

    探賾索隱

    成語拼音:
    tàn zé suǒ yǐn
    成語解釋:
    探:尋求,探測;賾:幽深玄妙;索:搜求;隱:隱秘。探究深奧的道理,搜索隱秘的事情。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
    * ze成語,ze的成語,帶ze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