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ai的成語 (403個)

    101

    何足道哉

    成語拼音:
    hé zú dào zāi
    成語解釋:
    足:值得。哪里值得談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帶有輕蔑之意。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語·杜牡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見,不待明言之也,詩貴夫如此。若使人一覽而意盡,亦何足道哉。”
    102

    橫災飛禍

    成語拼音:
    héng zāi fēi huò
    成語解釋:
    見“橫禍飛災”。
    成語出處:
    徐紹武《檢察長人選》:“好同志啊!我永遠忘不了你!希望你堅強地安然無恙地度過這橫災飛禍之年。”
    103

    禍在眼前

    成語拼音:
    huò zài yǎn qián
    成語解釋:
    災禍就在眼前。指災禍馬上要發生
    成語出處:
    104

    禍棗災梨

    成語拼音:
    huò zǎo zāi lí
    成語解釋:
    舊時印書,多用棗木梨木刻板。比喻濫刻無用的書。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六》:“至于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圣,不但有明未造標榜多誣,即月泉吟社諸人亦病未離乎客氣。”
    105

    禍在朝夕

    成語拼音:
    huò zài zhāo xī
    成語解釋:
    夕:晚上;朝夕:比喻短時間。指禍患來臨在即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晉書·楊光遠傳》:“承勛慮禍在朝夕,與諸弟同謀,殺節度判官邱濤。”
    106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成語拼音:
    jī bù kě shī,shí bù zài lái
    成語解釋:
    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不可錯過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 晉書 安重榮傳》:“仰認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難以違拒,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107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成語拼音:
    jī bù kě shī,shī bù zài lái
    成語解釋:
    失:錯過。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時乎時,不再來。”
    108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成語拼音:
    jī cái qiān wàn,bù rú bó jì zài shēn
    成語解釋:
    積蓄財產,不如學點技術。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109

    荊棘載途

    成語拼音:
    jīng jí zài tú
    成語解釋:
    滿路都是荊棘。比喻環境困難,障礙很多。
    成語出處:
    《左傳·襄公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孔穎達疏:“言無道路可從,冒榛藪也,說其窮困之極也。”
    110

    救苦弭災

    成語拼音:
    jiù kǔ mǐ zāi
    成語解釋:
    解脫苦難,消除災禍。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結構》:“謂善者如此收場,不善者如此結果,使人知所趨避,是藥人壽世之方,救苦弭災之具也。”
    111

    盡其在我

    成語拼音:
    jìn qí zài wǒ
    成語解釋:
    盡:全部。竭盡自己的力量做好應做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王韜《書重刻后》:“夫今時之所急,亦惟輯強鄰、御外侮而已,二者要惟先盡其在我耳。”
    112

    居心何在

    成語拼音:
    jū xīn hé zài
    成語解釋:
    居心:存心,用意。到底有什么用意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而且散布到南方各省,到處這么散布,居心何在?”
    113

    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成語拼音:
    jì zài ǎi yán xià,zěn gǎn bù dī tóu
    成語解釋:
    既:已經,已然;檐:屋檐。比喻在強大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向對方屈服。指依附或有求于人,只得委曲求全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8回:“‘這是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三藏只得雙手合著與他見個禮。”
    114

    盡在不言中

    成語拼音:
    jìn zài bù yán zhōng
    成語解釋:
    盡:都,全部。指大家不言明,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一折:“我正是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115

    簡在帝心

    成語拼音:
    jiǎn zài dì xīn
    成語解釋:
    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成語出處:
    《論語 堯曰》:“帝臣不蔽,簡在帝心。”
    116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成語拼音:
    jiàng zài jūn,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成語解釋: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117

    近在眉睫

    成語拼音:
    jìn zài méi jié
    成語解釋:
    睫:眼睫毛。近得像在眼前一樣。也形容事情緊迫。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118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成語拼音:
    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成語解釋: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兵法·變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3回:“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19

    救災恤患

    成語拼音:
    jiù zāi xù huàn
    成語解釋:
    謂救濟撫恤災患中的人。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雜述·寒燈小話》:“今得人錢財,視同糞土,豈為謀王圖霸,用之以結客乎?抑救災恤患,而激于義之不能以已也?”
    120

    救災恤鄰

    成語拼音:
    jiù zāi xù lín
    成語解釋:
    救:救助,援助;恤:體恤,周濟。救助和體恤鄰國的災禍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十三年》:“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
    * zai成語,zai的成語,帶z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