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i的成語 (403個)
-
341
再合余燼
- 成語拼音:
- zài hé yú jìn
- 成語解釋:
- 合:匯聚;余燼:燒剩的灰燼,引申為戰敗后的殘余士卒。比喻失敗后恢復力量接著干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二年》:“請收合余燼,背城借一。”
-
342
載歡載笑
- 成語拼音:
- zǎi huān zǎi xiào
- 成語解釋:
- 形容盡情地歡笑。
- 成語出處:
- 漢·陳琳《答東阿王箋》:“夫聽《白雪》之音,觀《綠水》之節,然后《東野》《巴人》蚩鄙益著,載歡載笑,欲罷不能。”
-
343
在家出家
- 成語拼音:
- zài jiā chū jiā
- 成語解釋:
- 指不出家當和尚,清心寡欲,在家修行。
- 成語出處:
- 《法苑珠林》卷一0七:“在家出家,平等而受。”
-
344
載戢干戈
- 成語拼音:
- zài jí gān gē
- 成語解釋:
- 載戢:裝運收藏;干戈:古代的兩種武器,引申為戰爭。將武器收藏起來。指不再訴諸武力
- 成語出處:
- 《詩經·周頌·時邁》:“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
345
宰雞教猴
- 成語拼音:
- zǎi jī jiào hóu
- 成語解釋:
- 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一個以警告其余。
- 成語出處: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三章:“吳七總想抓個奸細來‘宰雞教猴’一下,吳堅和家劍平反對;怕鬧得內部更混亂,又怕有后患。”
-
346
在劫難逃
- 成語拼音:
- zài jié nán táo
- 成語解釋:
- 劫:劫數。佛教指大災難。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災難。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馮玉蘭夜月泣江舟》:“那兩個是船家將錢覓到,也都在劫數里不能逃。”
-
347
癥結所在
- 成語拼音:
- zhēng jié suǒ zài
- 成語解釋:
- 癥結:肚子里結塊的病。比喻事情或問題的關鍵所在
- 成語出處:
-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閻若璩》:“沈潛二十余年,乃盡得其癥結所在。”
-
348
載酒問字
- 成語拼音:
- zài jiǔ wèn zì
- 成語解釋:
- 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 成語出處:
- 《漢書·揚雄傳下》:“家素貧,嗜酒,人希至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又,“乃劉棻嘗從雄學作奇字。”
-
349
再接再厲
- 成語拼音:
- zài jiē zài lì
- 成語解釋:
- 再:繼續;接:接觸;厲:即“礪”;磨快。原指雄雞相斗時;每次交鋒前先磨磨嘴。現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繼續努力。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
350
再接再礪
- 成語拼音:
- zài jiē zài lì
- 成語解釋:
- 接:交戰;礪:磨礪。原謂雞再磨嘴,然后再相斗。后用以指繼續努力,堅持不懈。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孟郊《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
351
遭劫在數
- 成語拼音:
- zāo jié zài shù
- 成語解釋:
- 謂命中注定要遇到災難。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他竟要弄得到一處,這人也就算個遭劫在數的了!”
-
352
災梨禍棗
- 成語拼音:
- zāi lí huò zǎo
- 成語解釋:
- 從前印書用梨木或棗木刻板。形容濫刻無用不好的書。
- 成語出處: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至于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標榜多誣,即月泉吟社諸人,亦病未離乎客氣矣。”
-
353
振鷺在庭
- 成語拼音:
- zhèn lù zài tíng
- 成語解釋:
- 振鷺:振動翅膀的白鷺。白鷺群飛,集于庭中。比喻遠方賢士紛紛前來,朝廷人才濟濟
- 成語出處:
- 《文選·任聳》:“伏惟陛下道隱旒纊,信充符璽,六飛同塵,五讓高世,白駒空谷,振鷺在庭,猶懼隱鱗卜祝,藏器屠保。”
-
354
災難深重
- 成語拼音:
- zāi nán shēn zhòng
- 成語解釋:
- 災難很多,而且嚴重
- 成語出處:
- 曹禺《永遠向前》:“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時期,毛主席這篇《講話》堅決有力地指揮著我們。”
-
355
載驅載馳
- 成語拼音:
- zǎi qū zǎi chí
- 成語解釋:
- 見“載馳載驅”。
- 成語出處:
- 晉·陸云《答兄平原》詩:“矯矯乘馬,載驅載馳。”
-
356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 成語拼音:
- zài rén ǎi yán xià,zěn gǎn bù dī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只是小心便是。”
-
357
在人耳目
- 成語拼音:
- zài rén ěr mù
- 成語解釋:
- 表示為人們所聽到看到,都已熟知。
- 成語出處:
- 明·張岱《奇字問·序》:”近取《左(傳)》、《國(語)》、《史記》……諸書在人耳目前者,聊摘其一二奇字解釋之。”
-
358
在人口耳
- 成語拼音:
- zài rén kǒu ěr
- 成語解釋:
- 指被人們所稱道、傳頌
- 成語出處:
- 清·汪琬《答王進士書》:“相距幾千百年,猶昭灼在人口耳。”
-
359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 成語拼音:
- zài rén wū yán xià,bù dé bù dī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 成語出處:
- 《上饒集中營·煉獄雜記》:“他勸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
360
昭然在目
- 成語拼音:
- zhāo rán zài mù
- 成語解釋:
-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 成語出處:
- 《魏書·楊播傳》:“若率眾一臨,方寸各亂,人人思歸,則郡圍自解。不戰而勝,昭然在目。”
* zai成語,zai的成語,帶za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