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ai的成語 (403個)

    181

    千載一彈

    成語拼音:
    qiān zǎi yī dàn
    成語解釋:
    典出《漢書·王吉傳》:“吉與財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財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陽。后以“千載一彈”極言彼此交情深厚,甚為難得。
    成語出處:
    典出《漢書·王吉傳》:“吉與財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財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陽。
    182

    千載一逢

    成語拼音:
    qiān zǎi yī féng
    成語解釋:
    見“千載一遇”。
    成語出處:
    《梁書·任昉傳》:“千載一逢,再造難答。”
    183

    千載一會

    成語拼音:
    qiān zǎi yī huì
    成語解釋:
    一千年才有一次機會。形容機會難得。
    成語出處:
    漢 王褒《圣主得賢臣頌》:“千載一會,論說無疑。”
    184

    千載一合

    成語拼音:
    qiān zài yī hé
    成語解釋: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同“千載一時”。
    成語出處:
    《漢書 王襃賈傳》:“上下俱欲,歡然交欣,千載一合,論說無疑。”
    185

    千載一日

    成語拼音:
    qiān zǎi yī rì
    成語解釋:
    猶千載一時。
    成語出處:
    元·壽寧《靜安八詠·赤烏碑》:“龜龍剝兮皇象書,千載一日兮傳赤烏。”
    186

    千載一時

    成語拼音:
    qiān zǎi yī shí
    成語解釋: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機會。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成語出處:
    晉 袁宏《后漢紀 桓帝紀下》:“為仁者博施兼愛,崇善濟物,得其志而中心傾之,然忘已以為千載一時也。”
    187

    千載一遇

    成語拼音:
    qiān zǎi yī yù
    成語解釋:
    一千年才可遇到一次。形容機會難得。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 耿況傳》:“耿況彭寵,俱遭際會,順時乘風,列為藩輔,忠孝之策,千載一遇也。”
    188

    如鯁在喉

    成語拼音:
    rú gěng zài hóu
    成語解釋:
    魚骨頭卡在喉嚨里。比喻心里有話沒有說出來,非常難受。
    成語出處:
    漢·許慎《說文解字》:“鯁,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韋曰:‘骨所以鯁,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鯁之臣。《漢書》以下皆作骨鯁,字從魚,謂留咽者魚骨較多也。”
    189

    惹禍招災

    成語拼音:
    rě huò zhāo zāi
    成語解釋:
    給自己引來麻煩。
    成語出處:
    元 張養浩《普天樂》:“莫剛直,休豪邁,于身無益,惹禍招災。”
    190

    如箭在弦

    成語拼音:
    rú jiàn zài xián
    成語解釋: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勢在必行。
    成語出處:
    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191

    如芒在背

    成語拼音:
    rú máng zài bèi
    成語解釋:
    形容極度不安。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192

    任人宰割

    成語拼音:
    rèn rén zǎi gē
    成語解釋:
    宰:殺;割:切。聽憑別人宰殺與欺辱,沒有反抗的能力
    成語出處:
    林語堂《機器與精神》:“中國之肯忍辱含垢,任人宰割,只以吞聲忍氣工夫對付,西人真不能望我們的項背。”
    193

    讓三讓再

    成語拼音:
    ràng sān ràng zài
    成語解釋:
    見“讓再讓三”。
    成語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長被舉之人,亦必須讓三讓再以副舉賢若夔龍之美事,及再三為大眾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讓德而鎮囂爭焉。”
    194

    人生在世

    成語拼音:
    rén shēng zài shì
    成語解釋:
    指人生活在世上
    成語出處:
    南朝·齊·蕭嶷《遺令》第六卷:“人生在世,本自非常,吾年已老,前路幾何?”
    195

    人亡物在

    成語拼音:
    rén wáng wù zài
    成語解釋:
    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成語出處:
    明 胡文煥《犀珮記 勢逼改嫁》:“問何方得來,教我好疑猜,人亡物猶在。”
    196

    讓再讓三

    成語拼音:
    ràng zài ràng sān
    成語解釋:
    謂幾次三番地推讓。
    成語出處:
    明·史可法《復多爾袞書》:“群臣勸進,今上悲不自勝,讓再讓三,僅允監國。”
    197

    惹災招禍

    成語拼音:
    rě zāi zhāo huò
    成語解釋:
    給自己引來麻煩。同“惹禍招災”。
    成語出處: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非是咱起風波,都自己惹災招禍。”
    198

    時不再來

    成語拼音:
    shí bù zài lái
    成語解釋:
    時:時機。時機錯過就不會再來了。指行事不要放過時機。
    成語出處:
    《國語 越語下》:“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
    199

    上不在天,下不著地

    成語拼音:
    shàng bù zài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成語解釋:
    指不著邊際,沒有著落。形容偏僻閉塞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只叫他在這上不在天,下不著地的地方,給我結了幾間茅屋,我同老母居住。”
    200

    山公倒載

    成語拼音:
    shān gōng dǎo zǎi
    成語解釋:
    謂醉酒后躺倒在車上。形容爛醉不醒。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題興化小池見招長句》詩:“山公倒載無妨學,范蠡扁舟末要追。”
    * zai成語,zai的成語,帶z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