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uan的成語 (853個)

    501

    頹垣廢址

    成語拼音:
    tuí yuán fèi zhǐ
    成語解釋:
    猶頹垣廢井。形容荒涼破敗的景象。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有美堂記》:“今其江山雖在,而頹垣廢址,荒煙野草,過而覽者,莫不為之躊躇而凄愴。”
    502

    同源共流

    成語拼音:
    tóng yuán gòng liú
    成語解釋:
    有同一源頭、流向。比喻同一,統一。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稟仰大龢。”
    503

    天緣奇遇

    成語拼音:
    tiān yuán qí yù
    成語解釋:
    緣:緣分。天賜機緣,使男女奇巧遇合婚配,天然巧合的緣分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四卷:“宗保聽罷,默然自思,此真天緣奇遇。”
    504

    談圓說通

    成語拼音:
    tán yuán shuō tōng
    成語解釋:
    論說權變之道。
    成語出處:
    明·高攀龍《答葉臺山書》:“寧稟前哲之矩,硁硁為鄉黨自好,而不敢談圓說通,自陷于無忌憚之中。”
    505

    通元識微

    成語拼音:
    tōng yuán shí wēi
    成語解釋:
    通曉玄奧微妙的道理。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禮樂記》:“孔子睹廟器而知持盈之理,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倘有通元識微之士,能于器數之間,仰溯圣人之蘊者,則有司存焉。”
    506

    探淵索珠

    成語拼音:
    tàn yuān suǒ zhū
    成語解釋:
    淵:深潭。深探九重之淵,索求千金之珠。比喻反復推敲文詞,務求中肯得宜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09卷:“恐非發石取玉,探淵索珠之謂也。”
    507

    同源異流

    成語拼音:
    tóng yuán yì liú
    成語解釋:
    謂起始、發端相同而趨向、終結不同。
    成語出處:
    明·何景明《寄粹夫》詩之一:“君就河內棲,予從關西役;同源異流止,撫事乘心跡。”
    508

    同源異派

    成語拼音:
    tóng yuán yì pai
    成語解釋:
    見“同源異流”。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結構》:“填詞非末技,乃與史傳詩文同源而異派者也。”
    509

    天淵之別

    成語拼音:
    tiān yuān zhī bié
    成語解釋:
    天和地,一極在上,一極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曹靖華》:“印在書內之插圖,與作者自印的一比,真有天淵之別。”
    510

    天淵之隔

    成語拼音:
    tiān yuān zhī gé
    成語解釋:
    淵:深水潭。形容相隔極遠,差別很大。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那徐言、徐召雖也掙起些田產,比著顏氏,尚有天淵之隔,終日眼紅頸赤。”
    511

    圍城打援

    成語拼音:
    wéi chéng dǎ yuán
    成語解釋:
    指一種戰術。進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圍據守城鎮之敵,誘使敵人從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部隊殲滅敵人的援軍。
    成語出處: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五章:“‘圍城打援’的辦法,不是常使用嗎?”
    512

    圍點打援

    成語拼音:
    wéi diǎn dǎ yuán
    成語解釋:
    一種戰術,抽出部分兵力圍困據點,然后使用主力部隊打擊救援據點的援軍
    成語出處: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但是老練的帝國軍人卻揣摸不到于而龍牌下押的什么注,是圍點打援,目標朝著他?”
    513

    外方內圓

    成語拼音:
    wài fāng nèi yuán
    成語解釋:
    謂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成語出處:
    《后漢書·致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員(圓),朋黨奸,罔上害人。”
    514

    外方內員

    成語拼音:
    wài fāng nèi yuán
    成語解釋:
    指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員,朋黨構奸,罔上害人。”
    515

    聞風遠遁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yuǎn dùn
    成語解釋:
    聽到風聲就逃之夭夭。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鄂州圍解,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上表夸張己功。只說蒙古俱己威名,聞風遠遁。”
    516

    聞風遠揚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yuǎn yáng
    成語解釋:
    一聽到風聲,就逃到遠方去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鄂州圍解,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上表夸張己功。只說蒙古俱己威名,聞風遠遁。”
    517

    物歸原主

    成語拼音:
    wù guī yuán zhǔ
    成語解釋:
    把東西歸還原來的主人。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兒女,就過繼著你家兒子,承領了這家私,物歸舊主,豈非天意。”
    518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成語拼音:
    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沒有根據的事物。
    成語出處:
    語出《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519

    為期不遠

    成語拼音:
    wéi qī bù yuǎn
    成語解釋:
    指快到規定或算定的日子。期:預定的日子。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5回:“為期不遠,你等著瞧罷。”
    520

    往日無冤,近日無仇

    成語拼音:
    wǎng rì wú yuān,jìn rì wú chóu
    成語解釋:
    俗語。指從未有過冤仇
    成語出處:
    * yuan成語,yuan的成語,帶yu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