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uan的成語 (853個)

    241

    擊轅之歌

    成語拼音:
    jī yuán zhī gē
    成語解釋:
    擊:敲打;轅:伸向車前駕牲口的長木。敲擊著轅木唱的歌。指平民百姓的歌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擊轅之歌,有禮風雅。”
    242

    九原之下

    成語拼音:
    jiǔ yuán zhī xià
    成語解釋:
    九原:山名,春秋時晉國大夫的墓地,泛指墓地。死后埋葬尸體的地方,即在陰間
    成語出處:
    蘇雪林《玉溪詩謎·引論》:“我們既不能起義山于九原之下而問之,只好付之缺疑了。”
    243

    謹終追遠

    成語拼音:
    jǐn zhōng zhuī yuǎn
    成語解釋:
    終:人死;遠:指祖先。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
    成語出處:
    宋·蘇軾《母蒲氏王氏秦國太天人外制》:“謹終追遠,仁也;顯親揚名,孝也。”
    244

    枯本竭源

    成語拼音:
    kū běn jié yuán
    成語解釋:
    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盡;源:源頭。指損害事物的根基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59.10.12:“必須保護野生植物的生機,使之能夠繼續繁殖,不要枯本竭源。”
    245

    曠夫怨女

    成語拼音:
    kuàng fū yuàn nǚ
    成語解釋:
    曠夫:大齡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齡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齡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246

    克伐怨欲

    成語拼音:
    kè fá yuàn yù
    成語解釋:
    ①指好勝、驕傲、忌刻、貪婪四種惡德。②指關于四種惡德的理論。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寬問》:“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247

    開國元老

    成語拼音:
    kāi guó yuán lǎo
    成語解釋:
    元老:政界年輩資望高的人。指建國時資歷聲望高的人。
    成語出處:
    《北史·趙普傳》:“伏見山南東道節度使趙普,開國元老,參謀締構,厚重有識。”
    248

    開國元勛

    成語拼音:
    kāi guó yuán xūn
    成語解釋:
    元勛:有特大功績的人。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成語出處:
    明·周楫《西湖二集·吳山頂上神仙》:“那時第一個開國元勛青田劉伯溫先生與冷啟敬相好,時常以道術互相參證。”
    249

    空心湯圓

    成語拼音:
    kōng xīn tāng yuán
    成語解釋:
    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利或不能落實的諾言
    成語出處:
    茅盾《“九一八”周年》:“華盛頓也許要來‘周年’:重申《九國條約》,再給高等華人空心湯圓。”
    250

    開源節流

    成語拼音:
    kāi yuán jié liú
    成語解釋:
    開源:開辟水源;節流:節制水流。開辟收入的新來源;節制支出;減少消耗。比喻增收節支。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富國》:“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憂不足。”
    251

    叩源推委

    成語拼音:
    kòu yuán tuī wěi
    成語解釋:
    追究其根源。
    成語出處: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第六卷:“徐昌轂雖不得叩源推委,而風調高秀,十不能得五。”
    252

    力不從愿

    成語拼音:
    lì bù cóng yuàn
    成語解釋:
    從:依從、順從。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夠不上
    成語出處:
    《晉書·劉琨傳》:“徒懷憤踴,力不從愿,慚怖征營,痛心疾首。”
    253

    亂點鴛鴦

    成語拼音: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成語解釋:
    鴛鴦:水鳥名;羽毛美麗;雌雄常在一起;文學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夫妻。使兩對或幾對夫婦互易錯配。現指不顧具體情況胡亂搭配。
    成語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63回:“唐帝亂點鴛鴦的,把幾個女子賜與眾臣配偶,不但男女稱意,感戴皇恩。”
    254

    裂冠毀冕,拔本塞源

    成語拼音:
    liè guān huǐ miǎn,bá běn sāi yuán
    成語解釋: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本:樹根。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領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國君,奪取王位的代稱。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源,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255

    狼顧鳶視

    成語拼音:
    láng gù yuān shì
    成語解釋:
    如狼鷹視物。形容兇狠而貪婪。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周官》一:“六七百年之間,強諸侯狼顧鳶視者莫敢先發陵上之言,必至于周禮盡廢而后肆,道之化民也。”
    256

    糧盡援絕

    成語拼音:
    liáng jìn yuán jué
    成語解釋:
    糧食用盡,援兵斷絕。比喻戰斗處于十分艱難的境地。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鈐轄趙公墓志銘》:“公挺身與兵,屢捷。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復支,遂率所部數千人南歸。”
    257

    略跡原情

    成語拼音:
    lüè jì yuán qíng
    成語解釋:
    撇開事實不談,從情理上原諒。
    成語出處:
    蘭陵憂患生《京華百二竹枝詞》:“討錢童子亂攔人,略跡原情總為貧。”
    258

    略跡原心

    成語拼音:
    lüè jì yuán xīn
    成語解釋:
    撇開表面的事實,而從其用心上加以原諒。
    成語出處:
    明 張煌言《答趙安撫書》:“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跡而原其心;感其誠而哀其遇。”
    259

    轆轆遠聽

    成語拼音:
    lù lù yuǎn tīng
    成語解釋:
    轆轆:車行的聲音。車聲越聽越遠
    成語出處:
    260

    澧蘭沅芷

    成語拼音:
    lǐ lán yuán zhǐ
    成語解釋:
    沅、澧:都是水名;蘭、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潔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沅有茞兮澧有蘭。”
    * yuan成語,yuan的成語,帶yu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